[实用新型]一种净化自转笼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8998.4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戴双建;张玉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莞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1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内转笼 中心轴 缺氧型 自转 净化 填充 叶片 污水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净化效果 水流冲击 脱氮效率 自动转动 好氧 外周 轴向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自转笼,其结构包括内转笼和外转笼,外转笼的横截面和内转笼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内转笼位于外转笼内部,且内转笼的中心轴与外转笼的中心轴相同,内转笼内填充有缺氧型填料,内转笼与外转笼之间填充有好氧型填料,外转笼的外周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叶片,各个叶片的长度方向与外转笼的中心轴的轴向相同,该自动笼借助水流冲击而自动转动,且能结合缺氧型填料和好氧型填料来净化污水,具有脱氮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化自转笼。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特别是黑臭河道治理当中,氨氮以及总氮的脱除是一大难点。而生物脱氮的原理,是需要污水在好氧和缺氧的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和缺氧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发生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而对氮进行脱除。生物净化笼是一种置于污水中,污水从其内流入然后再排出的净化设备。
现有技术中,净化笼内只有一个内腔,仅能存放缺氧型填料或好氧型填料其中一种,当存放缺氧型填料时,露出水面部分的笼体会带入氧气以致影响了缺氧型填料或厌氧型填料净化的有效性。当存放好氧型填料时,在转笼旋转过程中好氧型填料浸入水内部分填料处于无规律性充氧而处于无规则性缺氧状态,则会影响了好氧型填料的微生物的生化反应有效性,这样也不能充分结合微生物缺氧反应与好氧反应对污水处理的效果,同时单一笼体未区分好氧区和缺氧区只能填充一种填料很难形成独立的好氧微生物生长区和缺氧微生物生长区,脱氮效率低下,此外,为使污水与笼内的填料充分接触,需要采用额外动力控制转笼转动,这样无疑大大增加了污水净化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自转笼,该自动笼借助水流冲击而自动转动,且能结合缺氧型微生物和好氧型微生物来净化污水,具有脱氮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净化自转笼,包括内转笼和外转笼,所述外转笼的横截面和所述内转笼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内转笼位于所述外转笼内部,且所述内转笼的中心轴与所述外转笼的中心轴相同,所述内转笼内填充有缺氧型填料,所述内转笼与所述外转笼之间填充有好氧型填料,所述外转笼的外周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叶片,各个叶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转笼的中心轴的轴向相同。
其中,所述外转笼和所述内转笼均为圆筒状。
其中,所述叶片设为矩形叶片,该矩形叶片的长边穿过所述外转笼的外周侧并固接于所述内转笼的外周侧上从而使得叶片设置于所述外转笼的外周侧。
其中,有六个叶片,所述六个叶片均布于所述外转笼的外周侧上。
其中,所述外转笼的开孔比和所述内转笼的开孔比均为70%以上。
其中,所述外转笼和所述内转笼由多孔塑料板、塑料网或不锈钢网片中的任意一种来形成其开孔。
其中,还包括转轴,所述外转笼的中心轴与所述内转笼的中心轴均被所述转轴穿,且所述转轴的中心轴与所述内转笼的中心轴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内转笼中的缺氧型填料浸入水中形成独立的缺氧区并生长缺氧型微生物,充分发挥了其缺氧反硝化的效果,而外转笼中的好氧型填料则规律性的露出水面以进行规律性的充氧使其中好氧微生物产生好氧硝化和亚硝化反应,进而充分结合了缺氧微生物的生化反应与好氧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对污水处理的效果,污水在好氧区中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进到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使硝酸盐等转化为氮气排出,提高了脱氮效率,有利于提高污水的净化效率;而且水流冲击叶片使得外转笼转动,无需额外动力即可驱动转笼,大大降低了污水净化动力消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净化自转笼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莞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莞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8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