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冲洗气管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8163.9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邓秋霞;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导管本体 气囊 一端设置 吸引管 导管 外端 可冲洗气管插管 空心结构 分泌物 体内 注气管 注水管 定植 下端 连通 术后肺部并发症 负压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气囊连接 下呼吸道 测压表 发生率 上端 注射器 口鼻 内壁 外壁 吸出 咽部 移行 积聚 注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冲洗气管插管,由导管本体、气囊、注气管、吸引管和注水管组成,气囊为空心结构,气囊空心结构内壁与导管本体外壁上接触且设置在导管本体下端,注气管外端与气囊测压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内并与气囊连接,导管本体气囊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通孔下端,吸引管外端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内且与第一通孔连通,注水管外端可与注水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内且与第二通孔连通,该装置使积聚于声门下导管本体上的分泌物及定植菌随水冲走,经吸引管吸出减少经口鼻咽部至下呼吸道分泌物的下漏和定植菌移行,有助于降低医院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冲洗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人工气道患者由于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及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口咽部分泌物及定植菌易积聚在导管本体气囊上方,在此区域形成“粘液湖”,成为细菌的储存库,成为VAP的重要来源。因此为有效预防VAP发生,则必须及时有效地清除气管导管本体气囊上方滞留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清除气管导管本体上吸附的口咽部分泌物及定植菌的装置,该装置可有效预防 VAP的发生。
一种可冲洗气管插管,由导管本体、气囊、注气管、吸引管和注水管组成,气囊为空心结构,气囊空心结构内壁与导管本体外壁上接触且设置在导管本体下端,注气管外端与气囊测压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内并与气囊连接,导管本体气囊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二通孔下端,吸引管外端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内且与第一通孔连通,注水管外端可与注水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内且与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的气囊为锥形气囊。
所述的吸引管上设置有第一端帽。
所述的注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端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使用时,将导管本体经口腔插入气管内,根据不同人的体质,选择不同的型号插入不同的深度,待导管本体插入患者气管内合适位置时,通过气囊测压表经注气管对气囊充气并维持正常的压力(25cmH2O~30cmH2O),锥形气囊可使气囊与气道的封闭效果更好,打开第二端帽,连接注水注射器,向注水管内注水,水会通过注水管从第二通孔流出,将气管导管本体上吸附的口咽部分泌物及定植菌冲洗到气囊上端处,负压吸引装置通过吸引管将冲下来的含有分泌物及定植菌的水经过第一通孔吸走,最终流至负压引流盒内,吸引管上的第一端帽和注水管上的第二端帽可以在不使用时对吸引管和注水管进行保护,使其内部清洁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积聚于声门下导管本体上的分泌物及定植菌随水冲走,经吸引管吸出,直接减少经口鼻咽部分泌物至下呼吸道的下漏和定植菌移行,有助于降低VAP的风险及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可冲洗气管插管,由导管本体1、气囊2、注气管 3、吸引管4和注水管5组成,气囊2为空心结构,气囊2空心结构内壁与导管本体1外壁上接触且设置在导管本体1下端,注气管3外端与气囊测压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1内并与气囊2连接,导管本体1气囊2上端设置有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第一通孔10设置在第二通孔11下端,吸引管4外端可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1内且与第一通孔10连通,注水管5外端可与注水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导管本体1内且与第二通孔11连通。
所述的气囊2为锥形气囊。
所述的吸引管4上设置有第一端帽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8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