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永磁操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67284.1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9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方珍龙;肖日宏;蒋作舟;史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轴套 分闸线圈 复位簧 壳体 永磁操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式 驱动轴 永磁体 缸体 线圈缠绕轴 核心部件 驱动部件 速度维持 运动部件 合闸 上端 动铁芯 非磁性 永磁铁 磁铁 分闸 下端 体内 穿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永磁操动机构,包括:非磁性的壳体,壳体内设有缸体,缸体内设有合‑分闸线圈;永磁体,永磁体的一端穿过合‑分闸线圈并延伸至合‑分闸线圈的线圈缠绕轴孔中;第一定位轴套,第一定位轴套可拆卸式的连接于壳体上端,第一定位轴套内设有第一复位簧;第一驱动轴;第二定位轴套,第二定位轴套可拆卸式的连接于壳体下端,第二定位轴套内设有第二复位簧;以及第二驱动轴。永磁铁既作为驱动部件也作为运动部件,以取代常规设置中原有的磁铁和动铁芯设计,使得核心部件数目少,结构简单;且本实用新型中借助复位簧使得合闸、分闸速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大大增强了操动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永磁操动机构。
背景技术
油罐除锈爬壁机器人在除锈的过程中,能否可靠地在油罐上运动,吸附是首要条件,通过分析目前主流的吸附原理,磁力吸附对电量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大的电量,耗能快;单、多吸盘真空吸附的方式产生的噪音大,同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产生的吸附力也较小,对壁面平滑度要求比较高,且当油罐内壁出现凹坑或者裂缝时,真空吸附往往会漏气;永磁吸附相对而言结构较稳简单、吸附力强、稳定性较好、设计成本低,通过计算出设备的负载量来确定磁铁的数量,但仍存在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
考虑到爬壁机器人所在的油罐内壁大部分为导磁结构,而且经过长时间使用,出现锈蚀致使内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油罐内除锈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方式选择永磁吸附较为合适,但传统永磁吸附无法保证合、分闸速度一致,大大降低了机构运行的效率,且永磁操动机构结构的过于复杂,降低了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分闸过程出现的退磁现象,无法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爬壁机器人中永磁吸附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分闸速度一直且可降低动触头冲击性的新型永磁操动机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永磁操动机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非磁性的壳体,壳体内设有缸体,缸体内设有合-分闸线圈;
永磁体,永磁体的一端穿过合-分闸线圈并延伸至合-分闸线圈的线圈缠绕轴孔中;
第一定位轴套,第一定位轴套可拆卸式的连接于壳体上端,第一定位轴套内设有第一复位簧;
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定位轴套、第一复位簧、壳体和缸体后连接于永磁体的一端;
第二定位轴套,第二定位轴套可拆卸式的连接于壳体下端,第二定位轴套内设有第二复位簧;以及
第二驱动轴,第二驱动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定位轴套、第二复位簧、壳体和缸体后连接于永磁体的另一端;
其中,合闸时永磁体上行且抵接于缸体和合-分闸线圈上。
上述的新型永磁操动机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体段和同轴连接于第一永磁体段底部的第二永磁体段,第一永磁体段和第二永磁体段均呈圆柱体状且第二永磁体段的半径大于第一永磁体段的半径,第一永磁体段的上端由合-分闸线圈的底部伸入线圈缠绕轴孔中,且合闸时第一永磁体段抵接于缸体上,第二永磁体段抵接于合-分闸线圈上。
上述的新型永磁操动机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永磁体段的上端设有第一非磁性垫片,且合闸时第二永磁体段通过第一非磁性垫片抵接于合-分闸线圈上。
上述的新型永磁操动机构,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永磁体段的上端设有第二非磁性垫片,第一驱动轴的一端穿过第二非磁性垫片后连接于第一永磁体段的上端,且合闸时第一永磁体段通过第二非磁性垫片抵接于缸体上。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7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