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NB-IOT低功耗物联网产品电池的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62338.5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0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霞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一端连接 低功耗 电阻 本实用新型 保护芯片 物联网 电路 锂亚硫酰氯电池 电池 电池过放电 安全保护 按键开关 保护应用 工作电压 供电电源 终端用户 锂锰电池 过电流 过放电 接地端 推进物 一次性 联网 进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过放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低功耗物联网产品电池的保护电路,包括保护芯片S‑8261、供电电源BAT和工作电压VDD,保护芯片S‑8261包括六个引脚,六个引脚分别为DO引脚、VM引脚、CO引脚、DP引脚、VDD引脚和VSS引脚,DO引脚与FET管G极连接,FET管S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FET管D极分别与GND接地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VM引脚和按键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一次性锂亚硫酰氯电池、锂锰电池的过放电及过电流的保护应用,能够有效的控制NB‑IOT低功耗产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为国家推进物联网产品的进程提供了一个安全保护的手段,也为终端用户避免了巨大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过放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NB-IOT低功耗物联网产品电池的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基于NB-IOT的低功耗物联网方案,这两年时间,国家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各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总体上产品的数量会达到非常高的数量级。而锂亚硫酰氯电池、锂锰电池,这些一次性电池作为其中最广泛的供电源,它的安全性,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一次性电池本身都没有过放电电压限制保护,所以这块工作就需要由产品设计方来做,也必须要做。本设计主要以单节电池用保护芯片S-8261AAJMD-G2JT2与POWERMOSFET WNM2016相接合的方式来完成对一次性电池的过放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低功耗物联网产品电池的保护电路,主要以单节电池用保护芯片S- 8261AAJMD-G2JT2与POWER MOSFET WNM2016相接合的方式来完成对一次性电池的过放保护。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NB-IOT低功耗物联网产品电池的保护电路,包括保护芯片S-8261、供电电源BAT和工作电压VDD,所述保护芯片S- 8261包括六个引脚,六个引脚分别为DO引脚、VM引脚、CO引脚、 DP引脚、VDD引脚和VSS引脚,所述DO引脚与FET管G极连接,所述FET管S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FET管D极分别与GND接地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VM引脚和按键开关SW1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开关SW1的另一端分别与VSS引脚、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以及供电电源BAT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VDD引脚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工作电压VDD和供电电源BAT正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芯片S-8261采用S-8261AAJMD-G2JT2芯片;
优选的,所述FET管采用WNM2016型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DP引脚为测定延迟时间的测试端子,其设定为开路;
优选的,所述电阻R1选用300Ω-1KΩ电阻,所述R2选用0.1Ω电阻,所述R3选用300Ω-4KΩ电阻,所述电容C1选用0.022μF-1.0 μF。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一次性锂亚硫酰氯电池、锂锰电池的过放电及过电流的保护应用,能够有效的控制NB-IOT低功耗产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为国家推进物联网产品的进程提供了一个安全保护的手段,也为终端用户避免了巨大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基于NB-IOT低功耗物联网产品电池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筠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2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