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器流路及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62326.2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1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锋;宋杰;张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刘小菏 |
| 地址: | 31519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进气支路 背风面 迎风面 流路 冷媒 本实用新型 从上至下 交替间隔 空调器 两路 连通 热交换 空调器技术领域 分液均匀 制造成本 热效率 分路管 并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流路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所述冷凝器流路包括进气支路,所述进气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一进气支路和第二进气支路,其中: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多个自所述冷凝器顶部从上至下依次交替间隔设置且连通的迎风面U管与背风面U管;所述第二进气支路包括多个自所述冷凝器顶部从上至下依次交替间隔设置且连通的背风面U管与迎风面U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器流路,结构简单,无需分路管组件,通过在迎风面及背风面交替走管,使得两路冷媒均依次交替流经冷凝器的迎风面及背风面,来确保冷媒分液均匀,从而确保两路冷媒热交换均匀,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降低冷凝器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流路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空调器中的重要换热部件,目前空调器中冷凝器的流路结构复杂,分路多,制造成本较高,且对冷凝器制冷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冷凝器流路,以解决目前冷凝器的流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冷凝器流路,包括进气支路,所述进气支路包括并联的第一进气支路和第二进气支路,其中:
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包括多个自所述冷凝器顶部从上至下依次交替间隔设置且连通的迎风面U管与背风面U管;
所述第二进气支路包括多个自所述冷凝器顶部从上至下依次交替间隔设置且连通的背风面U管与迎风面U管;
所述迎风面U管为位于所述冷凝器迎风面一侧的管段;
所述背风面U管为位于所述冷凝器背风面一侧的管段。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流路还包括进气总管与Y型三通,所述进气总管与所述Y型三通相连,所述Y型三通将所述进气总管分为所述第一进气支路和所述第二进气支路。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面U管的数量与所述背风面U管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面U管与所述背风面U管的数量均为10根。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面U管的管径与所述背风面U管的管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迎风面U管与所述背风面U管的管径均为7.0mm。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流路还包括爪形三通,所述第一进气支路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进气支路的出口端均与所述爪形三通相连;所述第一进气支路与所述第二进气支路经所述爪形三通汇合成出气总管。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流路还包括过冷部U管,所述过冷部U管与所述出气总管相连,所述出气总管内的冷媒经所述过冷部U管过冷后流出所述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冷部U管的数量为4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器流路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器流路,结构简单,无需分路管组件,通过在迎风面及背风面交替走管,使得两路冷媒均依次交替流经冷凝器的迎风面及背风面,来确保冷媒分液均匀,从而确保两路冷媒热交换均匀,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降低冷凝器的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器流路,通过Y型三通将冷媒分为两路,使两路冷媒均交替流经冷凝器的迎风面及背风面,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将冷凝器流路设计为迎风面U管与背风面U管的数量相同、管径相等的结构,保证进气总管中的冷媒在两个进气支路中均匀分配,从而确保两路冷媒热交换均匀,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空调器中冷凝器的流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2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流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干燥过滤储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