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交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60351.7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1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润天成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21/08;F28F9/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线圈 不锈钢管 电磁感应 热交换装置 换热管 绝缘管 本实用新型 中心线重合 热交换 供水加热系统 水暖加热系统 螺旋状设置 加热电路 加热均匀 螺旋状 圆筒状 洗手 洗澡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螺旋状设置的高温高频线圈,所述高温高频线圈围成圆筒状而且连接于加热电路上,所述高温高频线圈内设置有电磁感应不锈钢管,所述高温高频线圈和电磁感应不锈钢管之间设有绝缘管,所述高温高频线圈、电磁感应不锈钢管和绝缘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电磁感应不锈钢管内还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弯曲为螺旋状,所述换热管环绕的中心线也与所述绝缘管的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加热均匀稳定,热交换稳定而且效率高,将水暖加热系统和日常供水加热系统结合为一体,便于洗澡和洗手等其他用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即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因为是铁制容器自身发热,所以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8%。
电磁加热在水暖行业应用并不广泛,主要问题是如何均匀迅速加热水流的问题,而且现在都是单纯应用在水暖系统上,热转化效率和利用率都不高,难以与其他加热系统结合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热转化效率和热利用率都比较高的热交换装置,将水暖和其他加热系统结合在一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螺旋状设置的高温高频线圈,所述高温高频线圈围成圆筒状而且连接于加热电路上,所述高温高频线圈内设置有电磁感应不锈钢管,所述高温高频线圈和电磁感应不锈钢管之间设有绝缘管,所述高温高频线圈、电磁感应不锈钢管和绝缘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电磁感应不锈钢管内还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弯曲为螺旋状,所述换热管环绕的中心线也与所述绝缘管的中心线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感应不锈钢管的两端与水暖系统的供水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与生活用水的供水管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围成圆弧的直径沿电磁感应不锈钢管内水流的方向逐渐增大,即所述换热管整体形成圆锥状,所述换热管内的总体水流方向与电磁感应不锈钢管内的水流方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整体围成圆筒状,所述换热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同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条状的绝缘支撑架,所述绝缘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与绝缘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高温高频线圈和电磁感应不锈钢管之间的间距为15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管和绝缘支撑架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所述换热管为铝管或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加热均匀稳定,热交换稳定而且效率高,将水暖加热系统和日常供水加热系统结合为一体,热效率和利用率高,中间的换热管内的水和取暖用的水互相独立,可以直接换热自来水管,便于洗澡和洗手等其他用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温高频线圈;2、绝缘支撑架;3、绝缘管;4、换热管;5、电磁感应不锈钢管;6、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润天成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润天成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0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烘干转炉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食品级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用的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