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矿输送管道泄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59732.3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0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刚刚 |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许羽冬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泄压 支管 横支架 主管道 尾矿输送管道 泄压装置 铰接 本实用新型 长距离输送 排泄 冲刷磨损 方向设置 流体紊流 内部构造 尾矿浆体 泄压阀门 新型装置 封堵盖 高扬程 尾矿浆 排放 矿砂 阀门 内腔 连通 直观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矿输送管道泄压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一端设有与主管道连通的泄压支管,所述泄压支管两侧分别设有横支架一、横支架二,所述横支架一远离泄压支管的一端与连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杆沿泄压支管延伸方向设置,所述连杆远离横支架一的一端铰接有封堵盖,通过在尾矿浆体高扬程、长距离输送的管道泄压排放中使用,首先避免普通泄压阀门内腔机构因矿砂阻死而打不开关不住现象,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操作简便直观;该新型装置排放支管直通,减少普通阀门内部构造因素导致尾矿浆高速排泄产生的流体紊流对其冲刷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尾矿输送管道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矿山选矿中90%矿种采用浮选工艺,浮选工艺将有用矿物选出后的尾矿浆(浓度一般30%左右),一般由流体扬送设备经输送管道至尾矿库堆存。在扬送设备发生故障、停电及正常停机时,管道中储存的矿浆必须尽快排入事故池中,防止管道中矿渣沉淀积存而堵塞管道,现大部分采取方法是在管道最低端安装阀门,但存在排放间隔时间、频率不固定,导致阀门阀柄传动机构经常被尾矿砂阻死而开关不便,同时阀门受内部结构限制使矿浆在高速排泄中冲刷阀芯、阀口密封面,导致阀门密封失效和寿命降低。因此,如何应对本行业中尾矿输送管道泄压普遍存在的该类问题,呈待一种优化装置的研究和替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尾矿输送管道泄压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一端设有与主管道连通的泄压支管,所述泄压支管两侧分别设有横支架一、横支架二,所述横支架一远离泄压支管的一端与连杆一端铰接,所述连杆沿泄压支管延伸方向设置,所述连杆远离横支架一的一端铰接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与泄压支管末端出口对应,所述封堵盖远离连杆的一端设有与其卡接的拉紧钩,所述拉紧钩顶部通过拉紧螺栓与横支架二连接,所述封堵盖卡接于拉紧钩内使得泄压支管呈密封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封堵盖内表面设有与泄压支管末端出口对应的密封胶板。
作为改进,所述泄压支管与主管道垂直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拉紧钩末端设有与封堵盖卡接的钩体。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在尾矿浆体高扬程、长距离输送的管道泄压排放中使用,首先避免普通泄压阀门内腔机构因矿砂阻死而打不开关不住现象,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操作简便直观;该新型装置排放支管直通,减少普通阀门内部构造因素导致尾矿浆高速排泄产生的流体紊流对其冲刷磨损;该新型装置密封面在排放支管排浆垂直面上,杜绝密封面直接冲刷,提高使用寿命20倍,使用年限达2-3年,降低成本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尾矿输送管道泄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主管道,2、泄压支管,3、横支架一,4、横支架二,5、连杆,6、封堵盖,7、拉紧钩,7.1、钩体,8、拉紧螺栓,9、密封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一种尾矿输送管道泄压装置,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一端设有与主管道1连通的泄压支管2,所述泄压支管2两侧分别设有横支架一3、横支架二4,所述横支架一3远离泄压支管2的一端与连杆5一端铰接,所述连杆5沿泄压支管2延伸方向设置,所述连杆5远离横支架一3的一端铰接有封堵盖6,所述封堵盖6与泄压支管2末端出口对应,所述封堵盖6远离连杆5的一端设有与其卡接的拉紧钩7,所述拉紧钩7顶部通过拉紧螺栓8与横支架二4连接,所述封堵盖6卡接于拉紧钩7内使得泄压支管2呈密封状态。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封堵盖6内表面设有与泄压支管2末端出口对应的密封胶板9。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泄压支管2与主管道1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拉紧钩7末端设有与封堵盖6卡接的钩体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刚刚,未经陈刚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9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