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中透水人行道蓄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9314.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3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乾文;程小亮;王阳;于建磊;唐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1C15/00;E01C7/32;E01C11/22;E03B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人行道 横向透水管 纵向透水管 碎石盲沟 雨水口 本实用新型 排水机构 排水系统 碎石垫层 海绵 防渗土工膜 透水混凝土 透水砖面层 排水效果 市政管网 透水路面 依次设置 中粗砂 侧壁 人行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中透水人行道蓄排水系统,包括透水人行道和设置在透水人行道下方的蓄排水机构,所述透水人行道为透水路面结构,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人行道透水砖面层、中粗砂、透水混凝土、碎石垫层;所述蓄排水机构包括碎石盲沟、纵向透水管、横向透水管、雨水口;所述碎石盲沟置于碎石垫层下方,其侧壁和底部均被防渗土工膜包裹;所述纵向透水管设置在碎石盲沟内;所述横向透水管的一端与纵向透水管连接,横向透水管的另一端与雨水口相连通,雨水口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蓄排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中透水人行道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在防雨防洪的同时有效利用丰富的雨水资源。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的排水状况,优化城市建设的力度,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透水铺装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技术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及小区道路、市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等。透水性路面可使雨水下渗,具有补充地下水、减小路表径流、缓解城市雨水管网排水压力、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但现有的透水人行道存在蓄排水结构复杂,蓄排水效果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中透水人行道蓄排水系统,该系统蓄排水结构简单,蓄排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绵城市中透水人行道蓄排水系统,包括透水人行道和设置在透水人行道下方的蓄排水机构;
所述透水人行道为透水路面结构,由具有透水性能的材料组成,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人行道透水砖面层、中粗砂、透水混凝土、碎石垫层;
所述蓄排水机构包括碎石盲沟、纵向透水管、横向透水管、雨水口;所述碎石盲沟置于碎石垫层下方,其侧壁和底部均被防渗土工膜包裹;所述纵向透水管设置在碎石盲沟内;所述横向透水管的一端与纵向透水管连接,横向透水管的另一端与雨水口相连通,雨水口与市政管网相连通。
雨水进入透水路面结构,当透水路面含水量未达到饱和之前,雨水存储在透水路面结构,当透水路面结构含水量达到饱和后,随着雨水的增多,一部分雨水下渗至碎石盲沟中,而后经过碎石盲沟内纵向透水管收集,再经横向透水管排入市政管网。
按上述方案,人行道透水砖面层的厚度为4-8cm,中粗砂的厚度为1-4cm,透水混凝土的厚度为15-25cm,碎石垫层的厚度为5-13cm;优选为:人行道透水砖面层的厚度为6cm,中粗砂的厚度为2cm,透水混凝土的厚度为20cm,碎石垫层的厚度为8cm,该结构更能确保人行地道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按上述方案,所述纵向透水管为纵向软式透水管,所述横向透水管为横向透水软管,以方便安设及雨水的排出。
按上述方案,所述横向透水管有多根,每隔40m设置一根,以便于雨水的排除,确保人行道的稳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横向透水管倾斜设置,且所述横向透水管的坡度为2%,以便于雨水的排除。
按上述方案,所述雨水口设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与绿化带的路缘石之间,以方便施工。
按上述方案,在碎石盲沟的底部还设有土工布,以更好的防止水渗入路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透水人行道、蓄排水机构使整个系统具有蓄水、排水、渗水的作用;
通过在碎石盲沟的侧壁和底部设置防渗土工膜,以防止雨水进入路基,影响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9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存雨水的树池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防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