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腋杖的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8672.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芬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朱林辉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腋杖 螺栓 本实用新型 减震机构 内壁 螺母 螺母固定套 地面接触 防滑效果 防滑装置 滑动套接 减震效果 螺纹套接 内活动套 限位圈 窜动 弹簧 上套 冲击力 倾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腋杖的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滑动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内活动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螺栓上通过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套接在第二套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套管远离第一套管的一端安装有防滑装置。本实用新型形成很好的减震效果,减轻了腋杖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时对人体的冲击力,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腋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窜动而倾倒,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腋杖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助行器是辅助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站立与行走的工具与设备起到支撑、保持身体的平衡,一个好的助行器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腋杖作为一种无动力助行器,价格低廉、方便实用,是现今骨折或其他下肢损伤病人最为普遍使用的助行器。腋杖的设计使病人也能和平成一样行走,为病人提供大大的便利。
但是使用者在使用腋杖支撑行走时需要始终保持患肢不能承受太强的外力,防止牵扯到伤口,由于腋窝夹着腋杖行走过程中腋窝承受着来自半个身体的压力,当腋杖在放下抵接地面时无缓冲减震机构会受到较大的反冲力,且长期行走后导致腋窝酸痛,使用的舒适性较差,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同时,现有的腋杖的底端接触面积小,容易滑动造成使用者滑道,安全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腋杖的减震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腋杖的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滑动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内活动套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螺栓上通过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套接在第二套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套管远离第一套管的一端安装有防滑装置。
优选的,所述防滑装置包括第二弹簧、固定杆、球铰座、球头、防滑垫、支撑环、安装板、套筒,套筒通过螺纹套接在第二套管上,套筒上远离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有球头,套筒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靠近套筒的一面安装有球铰座,球头与球铰座球铰接连接,安装板的侧边通过固定杆连接有支撑环。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垫,第二弹簧设有四根,四根第二弹簧呈圆周阵列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上靠近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防尘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上远离第二套管的一端设置有腋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套管受压带动限位圈挤压第一弹簧,从而形成很好的减震效果,减轻了腋杖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接触时对人体的冲击力,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环与地面接触,增大的接触面积,同时防滑垫面积大,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腋杖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窜动而倾倒,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第二套管通过球头与球铰座可实现自由转动,第二弹簧可帮助安装板快速复位,保证了使用的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腋杖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腋杖的减震机构的A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管、2限位圈、3防尘套、4第二套管、5螺母、6第一弹簧、7螺栓、8腋托、9第二弹簧、10固定杆、11球铰座、12球头、13防滑垫、14支撑环、15安装板、16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芬,未经王建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8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康复拐杖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运动训练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