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铸坯表面酸蚀处理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6379.3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0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钟钊;梁家珊;梁龙清;潘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2 | 分类号: | G01N1/32;C23F1/28;C23F1/08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邓丹丹 |
地址: | 545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铸坯表面 吊耳 连铸 酸蚀 本实用新型 限位凸块 工装 挂接 料框 吊钩 试样处理 酸蚀技术 一端设置 葫芦吊 配重块 凸块 铸坯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铸坯表面酸蚀处理工装,涉及铸坯酸蚀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撑杆和挂在支撑杆一端的料框,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块,另一端挂有配重块,料框挂接在靠近限位凸块的一端;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挂接葫芦吊吊钩的吊耳,吊耳与限位凸块之间的距离小于吊耳到支撑杆另一端的距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连铸铸坯表面酸蚀试样处理存在劳动强度大和安全风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坯酸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铸铸坯表面酸蚀处理工装。
背景技术
连铸铸坯是在边运行、边冷却、边凝固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具有激冷层薄,柱状晶发达,中心等轴晶较少的凝固组织特点。因为凝固组织和缺陷与凝固条件有直接关系,所以通过改变凝固条件可以获得理想的凝固组织和减少缺陷。连铸坯的凝固组织与缺陷有一定关系,可以通过观察连铸坯的凝固组织和缺陷,来改善凝固条件,提高连铸坯质量。酸蚀试验是显示钢铁材料低倍组织及缺陷的检验方法,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清楚地显示钢铁材料中的裂纹、夹杂、疏松、偏析和气孔等缺陷,可以避免因材料不合格而进行后续的机械加工。目前在对连铸的方坯酸蚀样进行处理作业时,需人工将每组试样(约20公斤/块,每组7~8块)摆放进酸蚀加热池,加热池设置有封盖池口的带门箱体,加热时需保持箱体的门为关闭状态,酸蚀完毕后,打开箱体的门,将试样从加热池取出,再逐块搬到旁边的清洗池,清洗好后再搬至小平车摆放。由于酸蚀加热池尺寸有限,材质为耐酸的塑料板,摆放试样需小心轻放。整个酸蚀处理过程的试样搬抬都需人工操作,极易出现试样滑手掉落造成酸残液飞溅灼伤皮肤和砸坏酸蚀加热池,以及存在搬抬过程扭伤腰肌或砸伤腿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铸坯表面酸蚀处理工装,这种工装可以解决现有连铸铸坯表面酸蚀试样处理存在劳动强度大和安全风险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连铸铸坯表面酸蚀处理工装包括支撑杆和挂在所述支撑杆一端的料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块,另一端挂有配重块,所述料框挂接在靠近所述限位凸块的一端;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挂接葫芦吊吊钩的吊耳,所述吊耳与所述限位凸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吊耳到所述支撑杆另一端的距离。
上述连铸铸坯表面酸蚀处理工装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料框包括一底板、竖立在底板两端的两个支撑板,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上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设置有挂耳。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杆上挂所述配重块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块、所述吊耳和所述定位块的连线与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定位孔向外伸出,所述横梁的伸出段插装有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圆管。
进一步的,所述料框由塑料板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安全风险;料框可以放置多块连铸铸坯,每次可酸蚀处理一组(炉)试样(7~8块),减少人工搬抬试样次数,通过带吊耳的支撑杆,把料框挂接在支撑杆带限位凸块的一端,能轻松地远距离将料框放入酸蚀的加热池,防止了在摆放试样进酸洗池过程的弓腰造成的腰肌损伤的可能,也防止了在摆放试样由于手滑试样砸在残留酸液上造成飞溅灼伤皮肤的风险和砸坏酸蚀加热池;配重块以及吊耳位置的设置,使操作更为轻松。
2、料框结构的设计,便于放入和取出铸坯,操作方便。
3、在支撑杆上设置定位块,可避免配重块的绑腹带滑脱。
4、凸块、吊耳和定位块在同一直线上,能提高料框挂接和配重挂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6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玻片组装及染色系统
- 下一篇:层析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