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超高清澈度溶液的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5532.0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8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新;李渊茂;张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金鼎光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澈度 过滤装置 浆液过滤 板框压滤机 本实用新型 滤饼 制备 三通换向阀 吹风脱水 机体内部 给料罐 汇总管 可拆卸 滤液管 滤液罐 膜形成 滤板 滤布 压滤 加压 过滤 投资 返回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超高清澈度溶液的过滤装置,包括板框压滤机及其机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可拆卸带滤布的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框压滤机滤液汇总管连接一个切换的三通换向阀,可以控制不同固含的滤液有不同的流向;将每个循环初期滤饼膜形成前产生的高固含滤液及滤饼完全形成后进行加压压滤及吹风脱水处理时产生的高固含滤液返回浆液给料罐,每个循环的中间时段过滤所产生的高清澈度滤液则通过合格滤液管进入滤液罐,从而得到超高清澈度溶液,这样改进后的过滤装置具有系统构成简单、投资小且易操作的优点,即适用于高固含浆液过滤,解决了滤液清澈度差的问题,又适用于低固含浆液过滤,解决了低固含浆液过滤系统构成复杂、投资较大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超高清澈度溶液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经常需要对浆液进行过滤,以制备固体滤饼或者高清澈度溶液。对于固体含量较高的浆液,一般采用沉降槽与板框压滤机设备组合实施过滤。而对于固体含量较低的浆液,则一般采用沉降槽、板框压滤机与叶滤机设备组合实施过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述组合设备过滤浆液存在如下问题:用沉降槽与板框压滤机的设备组合处理高固含浆液,可制备固体滤饼,但所获得的滤液清澈度较差,固含量高达0.2~1g/l,只能满足化工行业对滤液清澈度要求不高的工艺,对于精细化工工艺等要利用滤液制备高纯材料,沉降槽与板框压滤机的设备组合不能满足过滤要求。采用沉降槽、板框压滤机与叶滤机组合设备过滤浆液,所获滤液固含可以降低到0.015g/l以下,可满足精细化工行业用来制备高纯材料的要求,但过滤系统构成复杂、投资较大且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超高清澈度溶液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超高清澈度溶液的过滤装置,包括板框压滤机及其机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可拆卸带滤布的滤板,所述板框压滤机的滤板四个滤液出口分别连通第一滤液流出管、第二滤液流出管、第三滤液流出管和第四滤液流出管,所述板框压滤机进料口连接浆液给料管,所述第一滤液流出管、第二滤液流出管、第三滤液流出管和第四滤液流出管与滤液汇总管连通,所述滤液汇总管与气控三通阀的进口端连通固定,所述气控三通阀出口端之一与高固含滤液返回管连通固定,所述气控三通阀的另一出口端与合格滤液管连通固定。
所述浆液给料管与浆液给料罐连通。
所述高固含滤液返回管与浆液给料罐连通固定。
所述合格滤液管与滤液罐连通固定。
所述滤布的透气率为2~3%。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框压滤机滤液汇总管连接一个三通换向阀,可以控制不同固含的滤液有不同的流向;将每个循环初期滤饼膜形成前产生的高固含滤液及滤饼完全形成后进行加压压滤及吹风脱水处理时产生的高固含滤液返回浆液给料罐,每个循环的中间时段过滤所产生的高清澈度滤液则通过合格滤液管进入滤液罐,从而得到超高清澈度溶液,这样改进后的过滤装置具有系统构成简单、投资小且易操作的优点,即适用于高固含浆液过滤,解决了滤液清澈度差的问题,又适用于低固含浆液过滤,解决了系统构成复杂、投资较大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局部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中:浆液给料管1、第一滤液流出管2、第二滤液流出管3、第三滤液流出管4、第四滤液流出管5、滤液汇总管6、气控三通阀7、高固含滤液返回管8、合格滤液管9、浆液给料罐10、滤液罐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金鼎光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金鼎光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5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