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方位边加辊道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5366.4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彬彬;郑洪波;郭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B21B39/02 |
代理公司: | 14101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 母管 喷管 喷头安装 密封端 侧壁 左端 螺母 辊道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 等间隔安装 冷却效果 设备事故 同一方向 向右倾斜 向左倾斜 轧辊 进水口 冷却水 轴承座 辊道 辊径 温升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连轧辊道冷却领域。一种全方位边加辊道冷却装置,母管(4)的一端为进水口(1),另一端为密封端(6),母管(4)长度为1100mm,母管(4)侧壁上同一方向等间隔安装有喷头(3),密封端(6)上安装有螺母(5),母管(4)侧壁上安装有5个喷头(3),第三喷头安装在母管中央,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安装在第三喷头左端,第四喷头和第五喷头安装在第三喷头右端,母管(4)的左端向左倾斜引出一根喷管(2),即第一喷管,母管(4)的右端向右倾斜引出一根喷管(2),即第二喷管。增加两侧辊径冷却水,针对辊道两侧轴承座温升冷却效果好,有效的避免死辊等设备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连轧辊道冷却领域,特别是涉及边加辊道冷却。
背景技术
轧钢厂边加区域辊道由于热钢板从粗轧机出来后,进入飞剪前,速度较慢,导致此处辊温很高,高达400℃以上。原设计该处10根辊道为与粗轧机出口辊道集中供水,由于该处辊道处于末端,导致喷水压力及流量较小,容易堵塞,且集管(母管)上仅布置4个喷嘴,使辊子冷却不均匀,易产生辊身飘忽变形,严重时将导致辊子抱死停转,不仅产生废钢,且故障处理时间较长,达3小时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热连轧边加辊道冷却管路进行改进,解决辊身冷却不均匀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方位边加辊道冷却装置,母管(4)的一端为进水口(1),另一端为密封端(6),母管(4)长度为1100mm,母管(4)侧壁上同一方向等间隔安装有喷头(3),密封端(6)上安装有螺母(5),母管(4)侧壁上安装有5个喷头(3),第三喷头安装在母管中央,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安装在第三喷头左端,第四喷头和第五喷头安装在第三喷头右端,母管(4)的左端向左倾斜引出一根喷管(2),即第一喷管,母管(4)的右端向右倾斜引出一根喷管(2),即第二喷管。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进水口(1)到第一喷管与母管(4)连接处的水平距离为20mm,第一喷管与母管(4)连接处到第一喷头的水平距离为140mm,第一喷头到第二喷头的水平距离为195mm,第二喷头到第三喷头的水平距离为195mm,第三喷头到第四喷头的水平距离为195mm,第四喷头到第五喷头的水平距离为195mm,第五喷头到第二喷管与母管(4)连接处的水平距离为140mm,第二喷管与母管(4)连接处到密封端(6)的水平距离为2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喷管口部到进水口(1)的水平距离为30mm,第二喷管口部到密封端(6)的水平距离为3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喷管与母管(4)的夹角为45度,第二喷管与母管(4)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两侧辊径冷却水,针对辊道两侧轴承座温升冷却效果好,有效的避免死辊等设备事故的发生;由原由的4个喷嘴增加为5个,辊身冷却效果更佳;母管由原有的全封闭改为螺母封闭,方便检修时快速清洗避免喷嘴、连管堵塞,影响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水口,2、喷管,3、喷头,4、母管,5、螺母,6、密封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5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