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54851.X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3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林;何华强;林伟;尚玥;胡金龙;李鲁黑;王文宁;吴越;闻玉栋;赵玉强;沈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讯模块 电源控制器 控制计算机 液位测量仪 基坑 井群降水 无线智能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终端设备 抽水泵 降水井 供电系统 人员值守 节约 降水 供电 能源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降水井,在降水井内设有抽水泵,在降水井井口设有液位测量仪,所述液位测量仪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终端设备、电源控制器相连,电源控制器与抽水泵相连,液位测量仪、无线通讯模块、控制计算机、终端设备和电源控制器均通过供电系统供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基坑井群降水远程、集中、高效的管理,节约了能源,远程无需人员值守节约了人力,大大提升了降水效率、减少了工时投入,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降水的主要措施是使用抽水泵抽水,抽水泵需不间断运行,不能根据基坑内实时液位进行自动控制抽水。当需要抽水作业时,抽水泵却停止运行,一旦积水涌出,会造成透水和事故(基坑涌水、支护);当不需要抽水作业时,抽水泵仍在运行,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再者,降水井的数量越来越多,形成降水井群,现有的降水措施难以实现对降水井群的集中高效管理。同时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采用有线传输数据的方式,会因为线路破坏频繁,加大系统运行的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基坑井群降水远程、集中、高效的管理,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降水井,在降水井内设有抽水泵,在降水井井口设有液位测量仪,所述液位测量仪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终端设备、电源控制器相连,电源控制器与抽水泵相连;
液位测量仪、无线通讯模块、控制计算机、终端设备和电源控制器均通过供电系统供电。
优选地,所述液位测量仪具体采用超声波液位测量仪。
优选地,所述控制计算机内设数据处理软件。
优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具体为手机或平板。
优选地,所述供电系统采用市电和备用电源的双电源供电,备用电源具体采用发电机组和UPS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基坑井群降水远程、集中、高效的管理,节约了能源,远程无需人员值守节约了人力,大大提升了降水效率、减少了工时投入,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一种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中,降水井1、抽水泵2、液位测量仪3、无线通讯模块4、控制计算机5、终端设备6、电源控制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坑井群降水无线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多个降水井1,在降水井1内设有抽水泵2,在降水井1井口设有液位测量仪3,所述液位测量仪3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与控制计算机5相连,控制计算机5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与终端设备6、电源控制器7相连,电源控制器7与抽水泵2相连。液位测量仪3用于测量实时水位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4将信息传输到控制计算机5;电源控制器7具体采用电源智能控制器,可手动、可自动控制。
液位测量仪3、无线通讯模块4、控制计算机5、终端设备6和电源控制器7均通过供电系统供电。
优选地,所述液位测量仪3具体采用超声波液位测量仪,这样的设置无须与水接触即可测得降水井1内实时液位高度,且测得的数据更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4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