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3234.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4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孙新;李炳介;谢培功;吴清川;王虎天;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1/04;G01G19/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3***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蓄电池 参数采集模块 电池巡检仪 蓄电池容量检测 本实用新型 采集接口 承载底座 电池 巡检仪 蓄电池电容量 有效检测 主机信号 正负极 主机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包括通信蓄电池组、电池放电仪与电池巡检仪、承载底座,所述通信蓄电池组被放置于承载底座上,所述电池放电仪通过导线与通信蓄电池组正负极相连,所述电池巡检仪包括巡检仪主机和参数采集模块,所述参数采集模块设有若干采集接口,所述通信蓄电池通过采集线与采集接口相连,所述参数采集模块与巡检仪主机信号相连,所述电池巡检仪与还与电池放电仪通过RJ45数据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检测蓄电池电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核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蓄电池放电测试的常规做法为将每节蓄电池正负极保护盖拆下来,通过蓄电池夹具将每一节蓄电池连接到放电仪,将电池放电仪设置好相关参数后开始进行蓄电池放电,这种工作方式常遇到一个问题,由于25个夹具(一组通信蓄电池共24节,24个夹具接蓄电池正极,一个接总的负极)在放电过程中都要确保信号的准确上传,如果由于夹具松动或其他原因导致蓄电池信号传输异常,蓄电池放电就会终止,此时就要检查对应的某一节电池夹具的问题,解决后再继续启动放电,这样常常会导致我们的放电数据发生误差,有时还需将蓄电池重新充满电后再组织一次放电,因此,需要一种简单快捷获得蓄电池容量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包括通信蓄电池组,还包括电池放电仪与电池巡检仪、承载底座,所述通信蓄电池组被放置于承载底座上,所述电池放电仪通过导线与通信蓄电池组正负极相连,所述电池巡检仪包括巡检仪主机和参数采集模块,所述参数采集模块设有若干采集接口,所述通信蓄电池通过采集线与采集接口相连,所述参数采集模块与巡检仪主机信号相连,所述电池巡检仪与还与电池放电仪通过RJ45数据线相连。
优选的,所述承载底座横截面呈“凵”字型槽状结构,所述“凵”字型槽状结构底部设有若干垫脚,所述垫脚内部均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电池放电仪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池放电仪上包括放电仪主机与设在放电仪主机上的触控屏与接线端,所述接线端通过导线分别与通信蓄电池组正负极相连,所述触控屏与放电仪主机信号相连,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放电仪主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通信蓄电池组包括24节蓄电池,每节蓄电池正负极均通过铜鼻子与采集线连接,所述采集线与采集接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池放电仪与电池巡检仪上均设有RJ45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容量检测装置,通过电池放电仪向通信蓄电池放电,通过电池巡检仪检测蓄电池所输出的电流电压信号,电池放电仪只需采集电池巡检仪所获得的电流电压信号,即可实现对通信蓄电池组的容量检测,同时电池放电仪只要保证对通信蓄电池组总正总负的接线牢靠,其它数据只需通过RJ45数据线从电池巡检仪采集,避免了电池放电仪需逐一对单个通信蓄电池进行接线的麻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对蓄电池组核对性放电时的风险,由于采用电池巡检仪对蓄电池进行参数采集,其与蓄电池的连接方式较电池放电仪与蓄电池组的连接更为牢靠,数据传输更为稳定,也具有更高的采集精度。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承载底座,能对通过称重传感器对通信蓄电池组的重量进行检测,将检测后的数据与蓄电池使用前的数据进行对比,辅助判断蓄电池组的电容量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3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