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晕车护腕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52979.2 | 申请日: | 201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2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洋林 |
主分类号: | D04C1/06 | 分类号: | D04C1/06;D04C1/02;A61H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边 织线 护腕本体 晕车 编织 护腕 针脚 本实用新型 弹性线 裙部 机械锁边 剪切边 锁边线 螺纹 结节 松脱 套在 凸起 织针 褶状 一对一 手腕 佩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晕车护腕,包括能够套在手腕上的护腕本体,其特征在于,由3‑5根织线通过螺纹编织的方式在织机上布置呈环形的N个织针上开始编织,3‑5根织线中包含一根弹性线,其中所述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通过锁边线与所述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形成锁边部,并在锁边部之后由所述3‑5根织线中除弹性线以外的2‑3根织线继续编织形成厚度小于所述护腕本体的褶状裙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晕车护腕,通过对织线进行锁边,不会产生人工或者机械锁边产生的凸起或者结节,保证佩戴者的舒适感,并且锁边之后编织形成的裙部,可以很好的保护锁边结构,与现有技术在剪切边进行锁边的结构相比,结构牢固,不容易松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晕车护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防晕车护腕,例如本申请人在2011年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110292863.7、名称为一种防晕车护腕的专利,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多个连续生产形成筒状产品,然后再预留剪切带,剪切之后再通过人工或者机器锁边,其锁边的时候必须沿着剪切的边缘进行锁边,并且锁边时不能仅沿着剪切带进行锁边,而是必须在剪切带内侧的护腕织布上进行锁边,从而导致锁边的部位厚度严重大于其他部位的厚度,局部地带甚至形成结节,导致护腕佩戴舒适度下降,或者导致使用者有不良感受。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晕车护腕,解决现有技术护腕的锁边结构不舒适的技术问题。
一种防晕车护腕,包括能够套在手腕上的护腕本体,由3-5根织线通过螺纹编织的方式在织机上布置呈环形的N个织针上开始编织,3-5根织线中包含一根弹性线,其中所述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通过锁边线与所述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形成锁边部,并在锁边部之后由所述3-5根织线中除弹性线以外的2-3根织线继续编织形成厚度小于所述护腕本体的褶状裙部。
所述N个织针为90-120根。
所述锁边线为尼龙。
所述织线中包括一根具有弹性的纤维丝或纱线。
在所述护腕本体上还由凸扣和压扣扣接形成的按摩结构,其中所述凸扣位于所述护腕本体的内侧,并且所述凸扣的头部向所述护腕本体的内侧凸出,所述压扣位于所述护腕本体的外侧,所述压扣的表面平滑。
所述褶状裙部的宽度大于锁边部的宽度。
一种防晕车护腕的生产方法,包括:
在织机的布置呈环形的织针上设置好织线,然后将织线自起始位置开始进行螺纹编织形成护腕本体;
保持护腕本体的起始位置与织针不脱钩,并继续编织到护腕本体的末端;
通过锁边线对护腕本体的起始端的针脚和护腕本体的末端的针脚一对一进行锁边,并使起始位置的织线与织针脱钩;
继续编织形成褶状裙部,并自动与织针脱钩。
本发明提供的防晕车护腕,通过对织线进行锁边,并且不再是现有技术的剪切之后再人工或者机械锁边,可以通过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实现自动锁边,不会产生人工或者机械锁边产生的凸起或者结节,保证佩戴者的舒适感,并且锁边之后编织形成的裙部,可以很好的保护锁边结构,与现有技术在剪切边进行锁边的结构相比,结构牢固,不容易松脱。
本发明提供的防晕车护腕的生产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护腕一次性生产多个护腕再剪切之后锁边带来的问题,减少一道工序的同时,可以使锁边更加平整,避免了结节和凸起不平的锁边,使佩戴者感觉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洋林,未经胡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2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单面大圆机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编织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