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造口的腹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51884.9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9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邓美龄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美龄 |
| 主分类号: | A61F5/449 | 分类号: | A61F5/44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1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覆部 造口袋 造口 本实用新型 造口孔 粘贴翼 腹带 排泄物 表面设置 肠造口 绒面 粘附 搭配 痛苦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造口的腹带,包括后包覆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后包覆部两侧的第一前包覆部、第二前包覆部,所第一前包覆部设置有圆形造口孔,所述第二前包覆部具有根部交叉的一对粘贴翼,所述第一前包覆部表面设置有可粘附所述粘贴翼的绒面。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应肠造口的位置在腹带上设置了足够宽度的造口孔,方便搭配承装排泄物的造口袋一起使用,起到加固造口袋、预防造口疝气的作用,从而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患者造口疝气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腹带,尤其涉及一种为肠造口使用的腹带。
背景技术
肠造口是为肠道疾病患者人为手术的肛门改道,建立肠道于腹部体表,使大小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而此类病人的手术恢复过程中,需要搭配腹带进行辅助,现有的腹带为环绕式腹带,难以照顾手术创口,导致创口反复磨损受创,并不能方便排泄,且其收腹力度因此不能过大,难以真正达到辅助康复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造口的腹带。可方便搭配承装排泄物的造口袋一起使用,有利于病人创口的康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造口的腹带,包括后包覆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后包覆部两侧的第一前包覆部、第二前包覆部,所第一前包覆部设置有圆形造口孔,所述第二前包覆部具有根部交叉的一对粘贴翼,所述第一前包覆部表面设置有可粘附所述粘贴翼的绒面。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部、第一前包覆部、第二前包覆部均由弹性面料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包覆部上边呈上凸弧形结构,下边呈上凹的弧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造口孔直径为23-28cm。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应肠造口的位置在腹带上设置了足够宽度的造口孔,方便搭配承装排泄物的造口袋一起使用,起到加固造口袋、预防造口疝气的作用,从而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患者造口疝气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造口的腹带,包括了主体中部的后覆部1、分别设置于包覆部1两侧的第一前包覆部2、第二前包覆部3,第一前包覆2部设置有圆形造口孔4,第二前包覆3部具有根部交叉的粘贴翼5、6,第一前包覆部2表面设置有可粘附所述粘贴翼的绒面,而粘贴翼5、6则具有魔术贴,两者可相互粘贴。
圆形造口孔4的位置对应于患者腹部的造口而设置,造口孔直径为23-28cm,优选为25-26cm。
包覆部1、第一前包覆部2、第二前包覆部3均由弹性面料构成,内里接触腹部的面料,采用了纯棉设计,不易磨损皮肤,更加柔软舒适耐用。且呈现两片交叉弹力带设计,方便患者根据实际体型和舒适度需求,自由伸缩调节松紧,加上弹力后腰设计,避免紧勒不适,保证柔软舒适,术后活动更自如。
后包覆部1上边呈上凸弧形结构8,下边呈上凹的弧形结构9,上凸弧形结构8用于大纵向地支撑腰部,而上凹的弧形结构9则使患者在穿戴过程中行动更为自如。
肠道疾病患者人为手术的肛门改道,建立肠道于腹部体表,本实用新型使大小便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位于腹带上的圆形造口圈,对应腹部上的造口孔位置,方便搭配承装排泄物的造口袋一起使用,起到加固造口袋、预防造口疝气的作用,从而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患者造口疝气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美龄,未经邓美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1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分离造口袋
- 下一篇:智能排泄处理装置电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