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50669.7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代荣记;朱冬荣;张拓;蔡志祥;班龙城;欧阳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广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韦剑思;黄启行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电缆 测量 电流测量 电压测量 电阻 直流电阻测量装置 直流测试仪 测量台 电阻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中心线镜像 测量电阻 对称设置 直接显示 移动 多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属于电阻测量装置领域,包括直流测试仪、测量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设置在测量台上的两端,且关于测量台的中心线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设置在两个电流测量夹具之间。通过设置的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可以随时的移动,从而可以随时移动对电缆上的任意一端的电阻进行测量,同时测量的电阻直接显示在直流测试仪,从而使得测量的精度更加的准确,同时通过同一段电缆多次多段的测量,从而取平均值,可以更好的求出电缆的电阻,使得精准更高,更好的满足测量电阻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测量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直流电阻的测试在电线电缆制造中占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该测试是各种类型电缆必不可少的例行试验之一。而且为了合理的利用原材料,在电线电缆的制造过程中也要随时被检测单位长度的电缆线芯直流电阻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现有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电桥法和数字法两大类,但无论哪种测量方法都要用到由电压夹具、电流夹具组成的四探头测量技术。
许多研究表明引线电阻及各种接触电阻是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就是不同的夹具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实心导体测量中,接触电阻主要由夹具与被测电缆之间的接触产生;绞合导体测量中,接触电阻主要包括夹具与电缆的接触电阻、绞合线芯中各单线间的接触电阻,且后者占主导。绞合线芯总接触电阻较大,主要是由于各单线表面氧化,且氧化层的电阻率远大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氧化铝尤其严重)。接触电阻的大小随氧化层的性质和厚度而变,也与接触面积和接触程度有关。各单线间接触电阻的数值是不稳定的,随夹紧位置和加紧力而变化。大截面绞线的电阻最难测准,一方面氧化铝的电阻率较高,截面越大单线根数越多,各单线间的总接触电阻也就越大;另一方面与小截面试样相比,大截面试样本身的电阻要小得多,甚至可能同接触电阻处于同一数量级,此时的相对影响显然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解决现有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的精度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包括直流测试仪、测量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设置在测量台上的两端,且关于测量台的中心线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设置在两个电流测量夹具之间,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与直流测试仪连接;所述测量台上设置有测量台面,所述测量台面上设置有刻度,所述测量台面两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卡在移动槽内可移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均包括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电流测量夹电缆孔、电流测量夹具块、夹具块夹紧手把和移动装置,所述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设置在测量台面上,所述电流测量夹具块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上,所述电流测量夹电缆孔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块上,所述夹具块夹紧手把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块的侧边,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底部,且卡合在移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测量夹具块包括两块夹块,所述两块夹块相对侧设置为梳齿结构,两块夹块的梳齿结构卡合设置,所述夹具块夹紧手把通过设置的螺纹旋杆贯穿两块夹块。
进一步地,所述两块夹块中的一块固定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上,另一块可活动设置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上,且随夹具块夹紧手把旋转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前轮、链条、转动齿轮和移动后轮,所述移动前轮和移动后轮分别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底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转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底部,所述移动前轮、转动齿轮和移动后轮通过链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广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广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06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