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打磨粗糙面的打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9144.1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阮秀仕;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瑞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7/14 | 分类号: | B24D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盘 固定盘 移动盘 蜗杆 蜗轮 柱形 本实用新型 打磨盘 螺栓杆 螺纹帽 可变 上端 转杆 打磨 粗糙 啮合连接 上端固定 外壳顶部 外壳内部 轴承固定 传统的 粗糙度 打磨机 位置处 导柱 底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打磨粗糙面的打磨盘,包括外壳、磨盘面一和柱形磨盘面二,所述外壳内侧底部固定有固定盘,且固定盘上端通过导柱与外壳顶部相连,所述固定盘底面固定有磨盘面一,所述固定盘所在的外壳内部位置处上方设置有移动盘,所述移动盘底部固定有柱形磨盘面二,所述移动盘上端中部固定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设置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上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中部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上设置有蜗杆,且蜗轮与蜗杆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蜗杆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磨盘面一和柱形磨盘面二,解决了传统的打磨机在进行更换不同粗糙度磨盘时较为费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打磨粗糙面的打磨盘。
背景技术
在工业加工行业中,磨光机使用很广泛,在整体的打磨工序中,一般先对其进行粗打磨,之后更换打磨盘对其进行细打磨,在更换打磨盘时需要专门的扳手对其进行拆卸安装,操作较为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打磨粗糙面的打磨盘,解决了传统的打磨机在进行更换不同粗糙度磨盘时较为费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打磨粗糙面的打磨盘,包括外壳、磨盘面一和柱形磨盘面二,所述外壳内侧底部固定有固定盘,且固定盘上端通过导柱与外壳顶部相连,所述固定盘底面固定有磨盘面一,所述固定盘所在的外壳内部位置处上方设置有移动盘,所述移动盘底部固定有柱形磨盘面二,所述移动盘上端中部固定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设置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上端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中部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上设置有蜗杆,且蜗轮与蜗杆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蜗杆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上的导柱对应的移动盘位置处设置有导向孔,且移动盘通过导向孔套设在固定盘上的导柱上,所述导柱与导向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柱形磨盘面二底部安置在固定盘以及磨盘面一对应位置处设置的通槽中,所述柱形磨盘面二设置在通槽内,且柱形磨盘面二与通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螺栓杆与螺纹帽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顶部通过转盘与外壳内侧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面中部固定有安装帽。
优选的,所述蜗杆前端对应的外壳前壁上设置有切换孔,所述切换孔内的蜗杆前端面上设置有十字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打磨粗糙面的打磨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双层结构,底部的磨盘面一和柱形磨盘面二表面粗糙度不同,在使用时可通过螺丝刀转动外壳侧面的蜗杆来实现快速切换,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移动盘设置在外壳与固定盘之间的导柱上,上下移动稳定,移动盘的上下移动通过螺栓杆与螺纹帽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来实现进退移动,螺栓杆上连接转杆,转杆中部固定蜗轮,在蜗轮侧面安装蜗杆,通过蜗杆驱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螺栓杆在螺纹帽内转动,结构简单,蜗轮与蜗杆具有自锁型,可防止移动盘逆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切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瑞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瑞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9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屑效果好的金刚石刀头、磨轮及磨块
- 下一篇:一种尼龙芯拉丝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