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载UWB光伏阵列故障组件精确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6952.2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焦良葆;陈磊;曹雪虹;王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G06K9/00;G06T7/00;H04N7/18;H04N5/33;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阵列 故障组件 光伏电站 地面站 基站 精确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 红外摄像头 定位系统 飞控系统 热斑 标签 定位过程 高效运行 故障监测 故障诊断 红外图像 检测图像 解算 巡检 运维 采集 发送 图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载UWB光伏阵列故障组件精确定位系统,包括无人机、地面站、基站;无人机包括红外摄像头、标签和飞控系统;基站至少两个,分别安装于光伏阵列的四周;基站、标签构成UWB定位系统;无人机在光伏阵列上方巡检时,红外摄像头采集无人机下方光伏阵列的图像,飞控系统检测图像是否有热斑现象,无人机将存在热斑的红外图像发送至地面站,同时UWB定位系统将无人机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地面站解算出其二维坐标。完成故障组件的定位过程。相对于现有的光伏电站故障监测方法,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故障组件定位的精确度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了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保证光伏电站高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站故障检测与运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载UWB光伏阵列故障组件精确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广阔。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国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对于光伏电站故障巡检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巡检,效率低下且安全性不高。
在这种背景下,光伏系统的故障诊断开始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一般有基于数学模型法、监控系统法、红外图像分析法等,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到光伏系统的故障,但是仍存在某些缺陷,比如:实施成本较高、无法检测系统内部故障、定位信息不够准确等。
近几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之配合应用的各种检测装备应运而生。利用轻型无人机搭载红外摄像仪与UWB定位系统,不仅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光伏阵列的内部和外部故障,还能够比较精确的定位故障组件具体位置,这种定位系统大大提高了一个大型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载UWB光伏阵列故障组件精确定位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载UWB光伏阵列故障组件精确定位系统,包括相互之间无线连接的无人机、地面站和UWB定位基站;所述无人机包括红外摄像头、UWB定位标签和飞控系统;所述UWB定位基站至少2个,分别安装于光伏阵列的四周,且高度各不相同;所述红外摄像头连接飞控系统,并将其拍摄的无人机下方的光伏阵列的图像发送至飞控系统,飞控系统中设有已训练好的图像识别算法,能够从所接收图像中识别出存在热斑的图像,无人机将存在热斑的图像实时发送至地面站;所述UWB定位基站和UWB定位标签构成UWB定位系统,用于测量无人机与各个UWB定位基站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息发送给地面站,地面站解算出无人机当前时刻的二维坐标。
进一步的,所述飞控系统包括STM32F103C8T6芯片、六轴陀螺仪、气压传感器、电子罗盘和舵机驱动模块;六轴陀螺仪、气压传感器、电子罗盘等传感器用来采集无人机飞行状态数据,并将其传输给STM32F103C8T6芯片,经计算处理后输出相应指令给舵机驱动模块;所述STM32F103C8T6芯片中存储有已训练好的图像识别算法,能够识别出有热斑的图像;所述红外摄像头连接STM32F103C8T6芯片,并将所拍摄图像传输给STM32F103C8T6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UWB定位基站包括STM32F407ZGT6芯片、基站DWM1000模块、基站串口模块、以太网模块,所述基站DWM1000模块、基站串口模块、以太网模块分别连接STM32F407ZGT6芯片;所述UWB定位标签包括标签DWM1000模块、标签串口模块;所述标签DWM1000模块、标签串口模块分别连接STM32F407ZGT6芯片;所述基站DWM1000模块与标签DWM1000模块之间无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6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智能叉车定位识别的车厢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巡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