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3039.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7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俞明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志龙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液晶面板 背光模组 导光板 异形 本实用新型 背板凹槽 光线通过 光学模组 光照要求 结构扩展 显示区域 向导光板 反射片 嵌有 相符 场景 传递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背光模组,包括中部具有凹槽的背板,所述背板凹槽内两侧各嵌有一与背板轮廓相符的导光板,背板外侧固定有液晶面板,所述凹槽内位于导光板之间固定有对应液晶面板显示区域的反射片,所述背板内侧固定有朝向导光板侧部的LED灯条。本实用新型利用背板侧部的LED灯条的光线通过导光板的传递至液晶面板后侧,从而满足液晶面板的光照要求,该结构扩展了光学模组的形状,可根据实际外观的需要,做出不同形状的异形背光模组,加大了应用范围和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长宽比的增加及曲面液晶屏技术的提升,针对些特殊的场景或特殊外形设计需要满足内部的液晶显示平背光模组结构要求为异形或连续曲线,如S状流线型,现有的LED背光模组结构既能够满足普通直线传输,无法应用于异形的背光模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ED现有的LED背光模组结构既能够满足普通直线传输,无法应用于异形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异形背光模组,包括中部具有凹槽的背板,所述背板凹槽内两侧各嵌有一与背板轮廓相符的导光板,背板外侧固定有液晶面板,所述凹槽内位于导光板之间固定有对应液晶面板显示区域的反射片,所述背板内侧固定有朝向导光板侧部的LED灯条。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外侧具有凸起的定位凸柱,所述导光板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有扩散板及光学膜片,所述扩散板及光学膜片具有以供定位凸柱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外侧卡扣连接有包裹于背板侧部的胶框,所述胶框包括纵向框板及横向框板,所述背板侧部具有凸扣,所述纵向框板具有与凸扣配合的槽口,所述凸扣与槽口配合实现胶框与背板的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横向框板上具有与导管板上的定位凸柱配合的凹部以使导光板、扩散板及光学膜片夹于背板与胶框横向框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呈矩状且LED灯条固定于背板宽度方向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胶框呈矩状,胶框及背板的纵向截面为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面板经双面胶固定于胶框。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朝向胶框内侧及背板底部贴覆有银色遮光反射胶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背板侧部的LED灯条的光线通过导光板的传递至液晶面板后侧,从而满足液晶面板的光照要求,该结构扩展了光学模组的形状,可根据实际外观的需要,做出不同形状的异形背光模组,加大了应用范围和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板及导光板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胶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下胶框与背板配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异形背光模组,包括中部具有凹槽110的背板10及嵌于背板凹槽110内两侧的导光板20,所述背板内侧固定有朝向导光板侧部的LED灯条30,背板外侧固定有液晶面板100,所述凹槽内位于导光板之间固定有对应液晶面板显示区域的反射片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20外侧具有凸起的定位凸柱210,所述导光板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有扩散板50及光学膜片40,所述扩散板及光学膜片具有以供定位凸柱穿过的通孔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捷星显示科技(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3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动态背光源用多向调节安装支架
- 下一篇:背光源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