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轴供热汽轮机低压缸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2351.4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雅君;张振华;刘岩;李燕平;胥佳瑞;吴韬;邓爱祥;万逵芳;赵文波;崔彦亭;伍小林;王虎;张志刚;常征;高智溥;张国柱;周卫山;李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F01D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4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缸 凝汽器 本实用新型 转子 进汽管路 冷却系统 连接关系 光轴 静叶 供热汽轮机 排汽管路 供热量 高度真空 供热机组 回汽管路 供汽管 进汽 排汽 轴封 出力 发电 节约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轴供热汽轮机低压缸冷却系统,包括低压缸、转子、轴封、静叶、供汽管路、凝汽器、回汽管路、进汽管路和排汽管路;低压缸与进汽管路的连接关系为:进汽通过进汽管路进入低压缸;低压缸与转子、低压缸与静叶的连接关系为:低压缸包含静叶和转子;低压缸和凝汽器的连接关系为:低压缸排汽经过排汽管路进入凝汽器,并通过凝汽器建立高度真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本实用新型系统及方法后,对于典型300MW等级低压缸光轴供热机组,一方面可以增加中排供热量23MW左右,在供热量不增加时可增加发电出力,另一方面可以简化低压缸冷却系统,降低改造难度和系统复杂程度,节约造价约80万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轴供热汽轮机低压缸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轮机供热改造创新技术较多。由于背压供热方式下,不存在冷源损失,机组循环热效率较高,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高背压供热技术、双转子供热机组、光轴供热技术先后在热电联产行业推广应用。
对于低压缸光轴供热改造,由于供热期间低压缸不进汽,高速旋转下容易产生鼓风导致摩擦过热,影响主机通流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低压缸在光轴运行模式下的冷却系统。
典型低压缸光轴冷却系统,采用从中排抽出一股小流量蒸汽,通过小旁路管道及阀门系统进入低压缸,对低压缸通流部件进行冷却。
由于低压缸冷却蒸汽引自中排,且进入低压缸的这部分冷却蒸汽不做功,直接排入凝汽器系统,导致中排直接供热的供热量损失一部分。此外,由于采用小旁路蒸汽管路及阀门系统,系统投资造价升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轴供热汽轮机低压缸冷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轴供热汽轮机低压缸冷却系统,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采用降低低压缸轴封供汽温度用于冷却光轴供热期间低压缸通流部分的方法。通过降低低压缸轴封供汽温度到80℃,并适当调整低压缸轴封安全间隙,实现在正常密封低压缸的同时,降低低缸通流部件温度,达到冷却要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轴供热汽轮机低压缸冷却系统,包括低压缸、转子、轴封、静叶、供汽管路、凝汽器、回汽管路、进汽管路和排汽管路;
所述低压缸与进汽管路的连接关系为:进汽通过进汽管路进入低压缸;
所述低压缸与转子、低压缸与静叶的连接关系为:低压缸包含静叶和转子;
所述低压缸和凝汽器的连接关系为:低压缸排汽经过排汽管路进入凝汽器,并通过凝汽器建立高度真空;
所述供汽管路、回汽管路与轴封的连接关系为:供气通过供汽管路进入轴封中,用于密封低压缸轴端,防止空气漏入影响真空,密封用蒸汽一部分进入低压缸,一部分通过回汽管路回到轴封加热器系统。
优选地,上述汽轮机光轴供热低压缸冷却系统的方法中,所述转子为不带动叶的光轴转子。
优选地,上述汽轮机光轴供热低压缸冷却系统的方法中,所述供汽管路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对供汽管路中温度进行感应。
优选地,上述汽轮机光轴供热低压缸冷却系统的方法中,所述进汽管路中设置有阀门,用于对进汽管路的开合进行控制。
优选地,该汽轮机光轴供热低压缸冷却的方法为:
在供热运行期间,中压缸排汽直接进入热网加热器形成背压运行模式,进汽管路中的阀门关闭,隔离低压缸进汽,同时,低压缸两端轴封保持轴封供汽,由供汽管路经过减温到80℃,供入到低压轴封,一部分进入冷却低压缸末级部分,另一部分通过回汽管路回到轴封加热器,轴封蒸汽经过轴封进入低压缸,根据冷却流量需要,对轴封安装间隙等进行必要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2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壳隔热罩
- 下一篇:汽轮机用凝结水集水箱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