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降噪结构的冷却油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42305.4 | 申请日: | 2018-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帅;赵云;陈祖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1/26 | 分类号: | F16L11/26;F15B21/04;F16L55/027;F16L55/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软管 节流阀 油流方向 本实用新型 外表面边缘 工字形状 降噪结构 冷却油管 螺旋弹簧 节流孔 内置 汽车冷却系统 减震技术 减震效果 内壁贴合 自由摆动 出油端 中空的 护套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降噪结构的冷却油管,包括液压软管,内置于所述液压软管、沿油流方向切面呈工字形状、外表面边缘与所述液压软管的内壁贴合、且内部沿油流方向开设中空的节流阀,套设在液压软管外表面边缘上、用于将液压软管挤压在所述节流阀的工字形状上以实现节流阀固定的卡箍,沿油流方向开设在节流阀内的节流孔,一端套设在所述节流孔的出油端上、且可在液压软管内自由摆动的螺旋弹簧,以及套设在螺旋弹簧的另一端的护套。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固定可靠、减震效果优异等优点,在汽车冷却系统减震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置降噪结构的冷却油管。
背景技术
在自动变速箱油冷管、电动车油冷管等管路中,为了降低液压油泵工作时产生的管路噪声和振动,通常会在油管路上增设降噪装置,以提升车辆的NVH性能和驾乘舒适度。
目前,传统的降噪装置主要包括在油管路上设置谐振腔、节流阀和配重块三种方式,其中,谐振腔采用油管路上外置的方式,如图1所示,其占地面积大,且结构较为复杂。另外,节流阀采用内置于油管路内,如图2所示,虽然其结构较为简单,但是振动噪声衰减效果不明显,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液压振动频率。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16880.8”、名称为“车用减振式低压油管”的中国实用新型,其设于转向器及转向油壶之间且包括一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一贯穿所述管体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一节流阀。与此同时,还有部分降噪装置采用配重块的方式,如图3所示,其同样采用外置的方式,增加占地面积的同时也增加了泄露点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降噪结构的冷却油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置降噪结构的冷却油管,包括液压软管,内置于所述液压软管、沿油流方向切面呈工字形状、外表面边缘与所述液压软管的内壁贴合、且内部沿油流方向开设中空的节流阀,套设在液压软管外表面边缘上、用于将液压软管挤压在所述节流阀的工字形状上以实现节流阀固定的卡箍,沿油流方向开设在节流阀内的节流孔,一端套设在所述节流孔的出油端上、且可在液压软管内自由摆动的螺旋弹簧,以及套设在螺旋弹簧的另一端的护套。
所述螺旋弹簧内沿油流方向开设有一螺旋弹簧流道;所述螺旋弹簧流道的直径等于所述节流孔的直径;所述护套内设置一护套孔,所述护套孔与螺旋弹簧的外表面边缘套设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接段、第二直接段和第三直接段;所述第一直接段垂直于第二直接段和第三直接段构成的平面,且第三直接段垂直于第一直接段和第二直接段构成的平面;所述节流阀、螺旋弹簧、卡箍和护套均安装在第一直接段上;所述节流阀的进油端与第一直接段的进油端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油管,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直接段的进油端的第一流向安装标记部,以及设置在第三直接段的出油端的第二流向安装标记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液压软管内部增加降噪减震结构,并在液压软管外表面边缘设置用于固定所述降噪减震结构的卡箍,确保液压作用下管路结构固定可靠,并且无液压油漏点增加。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弹簧在液压软管的管路中随液体摆动改变液体流速来改变液压系统振动模态及波长,进而降低液压系统振动及噪声。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固定可靠、减震效果优异等优点,在汽车冷却系统减震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23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小口径双壁波纹管
 - 下一篇:一种空调用连接管及其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