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微间距的阵列准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896.X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1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邱锦和;梁晓辉;林朝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美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旭亮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阵列 透镜阵列 微间距 透镜 本实用新型 阵列准直器 二维 二维阵列准直器 传输入射光束 辅助性部件 光信号耦合 多根光纤 光路位置 入射光束 综合成本 组合封装 光纤头 通道数 阵列式 光源 装配 光纤 穿过 传输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维微间距的阵列准直器,外壳,用于固定所述光纤阵列与所述透镜阵列的距离;光纤阵列,包括M*N排列的多根光纤,光纤阵列的一端穿过外壳的端面、另一端用于接收光源输入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耦合至光纤内,并呈阵列式传输入射光束;透镜阵列,包括M*N排列的多个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光纤阵列传输的所述入射光束,所述透镜阵列中的每个透镜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光纤阵列中的每根光纤头的光路位置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透镜阵列和光纤阵列组合封装在一起,形成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相对容易、综合成本较有优势的微间距的二维阵列准直器,没有过多的辅助性部件,可靠性较高,更容易制造更高通道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光通讯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二维微间距的阵列准直器。
背景技术
光纤准直器是光纤通信器件的基础部件,光纤准直器一般是由单根光纤和单个透镜组成,封装在玻璃管或金属管内。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器件往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如N×M光开关、光交叉连接设备和波长选择开关等,都需要用到中心间距较小,密集排布的阵列式准直器,但现有技术的单个准直器外径较大,准直器出射光束之间的间距受限不能太小,导致阵列准直器的体积增大,不能适用于这些集成光器件内。
因此,微间距的一维阵列准直器和二维阵列准直器是光学集成器件的必要选择。目前已有的一维阵列准直器技术已较成熟,常见的微间距的二维阵列准直器使用一维阵列准直器层层堆叠拼接,或者加入光学调整机构对光束作调校,这些二维的微间距阵列准直器存在结构复杂、封装状态不稳定、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维微间距的阵列准直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维微间距的阵列准直器,包括:
外壳,用于固定所述光纤阵列与所述透镜阵列的距离;
光纤阵列,包括M*N排列的多根光纤,光纤阵列的一端穿过外壳的端面、另一端用于接收光源输入的光信号,将所述光信号耦合至光纤内,并呈阵列式传输入射光束;
透镜阵列,包括M*N排列的多个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光纤阵列传输的所述入射光束,所述透镜阵列中的每个透镜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光纤阵列中的每根光纤头的光路位置上。
所述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透镜阵列一一对应的微孔面板,所述光纤阵列穿过该微孔面板以使透镜阵列中的每个透镜与所述光纤阵列的每根光纤头精确对应。
所述外壳的端面与透镜阵列之间填充有用于固定的胶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透镜阵列和光纤阵列组合封装在一起,形成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相对容易、综合成本较有优势的微间距的二维阵列准直器,没有过多的辅助性部件,可靠性较高,更容易制造更高通道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高清CCD摄像系统的粗调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激光光束质量分析仪的微调步骤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二维微间距的阵列准直器,包括:
外壳1,用于固定所述光纤阵列2与所述透镜阵列3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美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美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光纤阵列
- 下一篇:一种LC型光纤快速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