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709.8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4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赵芳;朱长城;吴俊;余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3/04;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张先华;管高峰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雨收集槽 进水口 补水通道 地表径流 隔水装置 控制结构 铺装结构 预处理 本实用新型 无二次污染 补水流量 初期雨水 化学药剂 机械设备 满水状态 雨水径流 运行成本 综合作用 动态平衡 活动式 渗水量 无能耗 小流量 悬浮物 浮板 可用 铺装 透水 污染物 雨水 地下 改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可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包括初雨收集槽和自动隔水装置,初雨收集槽包括进水口和渗透铺装结构,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初雨收集槽,并能通过渗透铺装结构向地下入渗;初雨收集槽在进水口设置有自动隔水装置,其在初雨收集槽满水状态下可自动关闭,并在关闭状态下具有连续的小流量补水通道,补水通道的补水流量和初雨收集槽的入渗水量能保持动态平衡。具有对雨水径流中含有的悬浮物等污染物进行预处理的功能;尤其是透水铺装、活动式浮板的综合作用,无需机械设备、无需添加化学药剂、无能耗、无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后期清理方便快捷;具备改造投入低,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地表径流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地表初期雨水调蓄的方式多设计为敞口式水泥沉淀池或者景观式“雨水花园”,敞口式水泥沉沙池沉砂效果明显,但是受流动水体的搅动大,所流出的水体悬浮物多,且该装置内的蓄水只能通过蒸发缓慢释放难以应对我国夏季频繁的暴雨期,“雨水花园”式初期雨水调蓄池对地表径流的调控功能明显,但是后期泥沙堵塞后清理非常费力费时且清理成本昂贵,并且在特大暴雨中也无法达到排水与沉砂两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同时具备初雨收集和初雨入渗的功能,并可有效防止进入初雨收集槽内的雨水与外部水流进行二次交换,进一步降低了初雨面源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可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包括初雨收集槽和自动隔水装置,初雨收集槽包括进水口和渗透铺装结构,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初雨收集槽,并能通过渗透铺装结构向地下入渗;初雨收集槽在进水口设置有自动隔水装置,其在初雨收集槽满水状态下可自动关闭,并在关闭状态下具有连续的小流量补水通道,补水通道的补水流量和初雨收集槽的入渗水量能保持动态平衡。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初雨收集槽的进水口设在雨排水沟的下游,并与雨排水沟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初雨收集槽的进水口设置在雨排水沟的底部,所述隔水装置为设置在进水口处可上下旋转的浮板。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浮板设置有转轴,浮板轮廓与进水口的轮廓一致,浮板在初雨收集槽无水时保持自然下垂,随着初雨收集槽水位的上升被顶托向上连续旋转,并在雨排水沟的水位不低于浮板水平时的下表面时一直保持水平状态;水平的浮板覆盖进水口,并使得雨排水沟的后续雨水从浮板顶部流向下游。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浮板的转轴设置在其横向中线的下游半段,进水口设置有供转轴安装的第一转轴卡槽。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雨排水沟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一转轴卡槽垂直连通的第二转轴卡槽。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进水口下还设置有浮板支柱,使得浮板在自然下垂时具有朝向上游的倾斜度。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浮板底部还设置有辅助浮力体,可辅助顶托浮板。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初雨控制结构还包括制动装置,可控制浮板向上转动的极限位置即为水平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所述进水口下游的口沿处设置有下凹部,转轴后端的浮板在水平状态时搭在所述下凹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地表径流初雨控制结构,具有对雨水径流中含有的悬浮物等污染物进行预处理的功能。尤其是透水铺装、活动式浮板的综合作用,无需机械设备、无需添加化学药剂、无能耗、无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后期清理方便快捷;具备改造投入低,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污型组合排水管
- 下一篇:一种园林用生态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