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透镜组的消散斑器件和激光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500.1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春;姜世平;张宜文;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云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48 | 分类号: | G02B27/48;G02B26/08;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散斑 微透镜 两组微透镜 透光基 激光投影系统 本实用新型 微透镜组 激光能量利用率 光束发散角 排列方式 上下对应 上表面 下表面 轮带 口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透镜组的消散斑器件和激光投影系统,所述微透镜为凸微透镜,该消散斑器件包括透光基底和两组微透镜,透光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一组微透镜,两组微透镜的排列方式相同,且上下对应的两个微透镜的口径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散斑器件,不需要旋转轮带动旋转即可实现消散斑,提高激光能量利用率,且可通过调节两组微透镜的间距即透光基底的厚度实现光束发散角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透镜组的消散斑器件和激光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灯泡型投影仪光源(如:超高压汞灯、短弧疝灯和金属卤素灯等)使用寿命(大致在1500-2500小时)短,后期更换和维护成本高,严重限制了投影仪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LED投影仪虽然可以实现长寿命,但受限于LED自身亮度和效率随温度身高急剧降低的缺点,LED光源投影仪“亮度”成为LED投影仪推广应用的最大限制!传统的商务投影仪亮度可以轻松达到2000流明以上,市场的主流产品是3000-4000流明的水平。而目前市场上LED灯最高亮度投影仪也只有1000流明。
在该背景下,基于“激光”光源的投影仪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与传统投影仪相比,激光投影仪不仅同时兼具高亮度和长寿命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色彩丰富准确、画面的亮度长期保持高质量、高功率、高效率、低功耗、运行安全度高和节能减排等明显优势。激光投影仪的上述诸多优点已经被业界充分认识,然而,激光是一种相干光源,当激光作为照明光源投射到投影屏幕上后,相干激光光波将产生严重的“激光散斑”,“激光散斑”的存在将导致投射的图案存在无规律的“亮斑”和“暗斑”,对投影仪投影效果将产生毁灭性的打击。为了能够消除激光散斑,现有的激光投影仪大都采用两种方法实现消相干:
1)将激光照射“黄磷”,利用黄磷产生的二次辐射光作为投影仪光源。该方法虽然可以有效的消除激光的相干性,但也使得激光的高亮度、高饱和色域等优点丧失殆尽,因此需要更高功率实现高流明的应用需求。
2)在投影仪光路中引入动态系统,将激光图像在“时域”范围内进行积分,实现激光消相干和消散斑。该方案使得投影系统引入了动态组建,不仅给系统稳定性带来了严重隐患,而且也制约了现代投影仪向轻量化、小型化的发展。
另外,国外也有通过光纤技术实现激光消相干,但其制造成本太高,极不利于市场化发展。
现有的在投影仪光路中引入动态系统的方法,通常都是采用旋转轮带动毛玻璃进行消散斑,而由于毛玻璃上突刺的不可控性,导致激光能量利用率低,且发散角不可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微透镜组的消散斑器件和激光投影系统,采用微透镜作为基本单元,实现对激光光束进行消相干,并使光束发散角可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微透镜组的消散斑器件,所述微透镜为凸微透镜,该消散斑器件包括透光基底和两组微透镜,透光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一组微透镜,两组微透镜的排列方式相同,且上下对应的两个微透镜的口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透光基底由大小相同的上下两个透光基底粘合而成,此时微透镜组分别设于上下两个透光基底的非粘合面上。
进一步,所述排列方式为四边形或六边形。
进一步,所述微透镜的口径为400-2000μm。
进一步,所述微透镜的口径为600-1000μm。
进一步,上下对应的两个微透镜的焦距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系统,包括激光源和投影透镜,还包括设置在激光源和投影透镜之间的如上所述的消散斑器件,激光源用于产生激光束,投影透镜用于将图像投影在屏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云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云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旋光束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芯治具机构及调芯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