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8729.3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2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峰;付秋顺;霍宏斌;温大为;马春莉;霍锦;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27/42;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棱柱体结构 预应力锚栓 台柱 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灌注桩基础 井格 连梁 软土 风力发电塔 刚性连接 基础结构 竖直布置 同轴布置 上锚板 下锚板 底端 钢量 塔筒 外壁 施工 保证 | ||
1.一种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竖直布置的混凝土灌注桩(1),相邻混凝土灌注桩(1)之间通过边梁(3)连接并围成棱柱体结构;
混凝土台柱(2),所述混凝土台柱(2)为横截面呈圆环形的圆柱体结构,位于所述棱柱体结构内部且与所述棱柱体结构同轴布置;所述混凝土台柱(2)的外壁一周均匀连接有若干个径向连梁(4),所述径向连梁(4)数量与混凝土灌注桩(1)数量相对应,且所述若干个径向连梁(4)分别连接至相应的混凝土灌注桩(1);所述混凝土台柱(2)内部设有若干个预应力锚栓(6),所述预应力锚栓(6)竖直布置,所述预应力锚栓(6)底端与位于混凝土台柱(2)底部的下锚板(7)连接,所述预应力锚栓(6)顶端与位于混凝土台柱(2)顶部的上锚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灌注桩(1)、径向连梁(4)和边梁的数量分别为6~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台柱(2)底部均匀布置有4~20个支撑组件(8),所述下锚板(7)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台柱(2)包括分别与所述棱柱体结构同轴设置的小圆柱和大圆柱,所述小圆柱位于大圆柱内部;所述小圆柱内部中空;所述若干个预应力锚栓(6)均匀布置在所述大圆柱和小圆柱之间;所述若干个径向连梁(4)一端连接所述大圆柱的外壁,另一端分别连接相应的混凝土灌注桩(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连梁(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台柱(2)、边梁(3)和径向连梁(4)均布置有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连梁(4)位于混凝土灌注桩(1)和混凝土台柱(2)之间,所述径向连梁(4)与所述混凝土灌注桩(1)、边梁(3)和混凝土台柱(2)分别通过径向伸出钢筋进行捆绑并浇筑混凝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每个混凝土灌注桩(1)均为圆柱体状,直径为800mm~2000mm,长度为5~40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连梁(4)长度为2~10m,高度为2~6m,厚度为0.5m~1.5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软土的井格灌注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锚板(5)连接塔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87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井下沉基础
- 下一篇:一种基础预制柱及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