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路面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6485.5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交通公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路面排水系统 蓄水槽 边坡 路肩 本实用新型 生态型 水管 公路排水系统 横截面形状 水资源 端部连接 方向延伸 高压喷头 公路表面 路面边缘 生态环保 生态绿化 内连接 再利用 水泵 路基 植被 延伸 公路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型路面排水系统,涉及公路排水系统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路面排水系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缺乏生态环保功能的缺陷,其包括路面边缘的路肩,所述路肩上表面低于公路表面,所述路肩包括设于底部的排水基座,所述排水基座沿公路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排水基座的横截面形状呈“U”型,所述路肩远离路面的一侧设有边坡,所述边坡上种植植被,所述排水基座的底部间隔的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一端连入所述蓄水槽,另一端露出路基一侧的边坡上,并在露出的端部连接水泵和高压喷头。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排水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的优点,生态绿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排水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型路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公路建设经历了从泥结碎石路,到高等级沥青路,再到绿色环保生态路和美丽路的高速发展,公路的设计理念日益提升,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也应该随之转型升级,从仅具有排水功能变得更加生态环保化,为建造青山绿水贡献一份力量。
但现有的公路排水系统多数还停留在仅仅用来排水的方向上,对于生态环保方面并不太注重,例如,公告号为CN20432584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面边部集中排水的土路肩盲沟系统,包括于路面边部的路床顶面上、护栏外侧、沿道路纵向设置的一道水泥混凝土基座;水泥混凝土基座为横截面呈U形的槽形基座,基座槽底预留有纵向的凹槽,凹槽内安置有半透型无砂管;半透型无砂管上半部分为透水管壁,下半部分为不透水管壁;半透型无砂管上方填筑级配碎石至路基边坡表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克服现有的公路排水系统的缺陷,使公开的排水盲沟具有很好的排水效果,但是通过半透性无砂管流入的水最终全部排走,造成水的浪费,不具有生态环保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型路面排水系统,其具有在排水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的优点,生态绿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型路面排水系统,包括路面边缘的路肩,所述路肩上表面低于公路表面,所述路肩包括设于底部的排水基座,所述排水基座沿公路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排水基座的横截面形状呈“U”型,所述路肩远离路面的一侧设有边坡,所述边坡上种植植被,所述排水基座的底部间隔的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一端连入所述蓄水槽内,另一端露出路基一侧的边坡上,并在露出的端部连接水泵和高压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漫水时,水流从路面流至低于路面的路肩上,进而流入排水基座中,顺着排水基座长度方向流走,水流流过排水基座的过程中,首先会装满排水基座底部的蓄水槽,蓄水槽装满之后才能继续流走。因此当路面上的水较少时,水流入排水基座之后全部汇入蓄水槽中;当水流较大的时候,会优先装满蓄水槽,蓄水槽中积蓄的水能够通过水管被抽出,并通过高压喷头定期的浇于边坡上的植被上,采用这种排水结构进行路面排水,不仅能够对路面上的水进行引流,保护路面,而且还能够将路面上收集的雨水进行汇集,变成可重复利用的水,用以养护植被,就地取材,从而无需公路养护人员专门运输水来养护边坡植被,节约了资源,而且生态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基座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蓄水槽的上方并覆盖所述蓄水槽的上方开口,所述排水管为无砂管,所述排水管正对所述蓄水槽上端开口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外的排水基座内填充有碎石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不仅能够用来引流路面漫入排水基座中的水,而且能够保护蓄水槽,使进入蓄水槽的水首先经过排水管的过滤,之后才进入蓄水槽,以免堵塞水管,碎石的作用是用来固定排水管,同时碎石也能够起到过滤水中杂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填料上方铺设有基土层,所述基土层上方种植植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交通公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交通公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6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 下一篇:沥青路面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