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摄影云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5711.8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刚;王东翔;周磊;杨迪;张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华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7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体 航空摄影 阻止件 体内 相机 连接杆 支撑座 侧壁 挂载 晃动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相机设置 一端设置 转动设置 航空器 云台 抵触 拍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摄影云台,涉及航空摄影技术领域,其包括与航空器可拆卸连接的挂载平台、设置在挂载平台上的支撑座、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用于拍摄的若干相机设置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内,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内设置有用于阻止相机在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内晃动的阻止件,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设置在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的侧壁上,另一端与阻止件连接,阻止件与相机表面抵触。本实用新型具有阻止相机在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内晃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摄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摄影云台。
背景技术
航空全景倾斜摄影装置属于航空摄影测量及航空倾斜摄影量的技术范畴。航空摄影测量是基于航空拍摄影像,以及利用摄影测量技术,生产各种测绘产品,包括数字地面模型,正射影像图以及线划地图。航空倾斜摄影测量是通过拍摄倾斜影像,获得地物的侧面纹理,再通过摄影测量的技术,建立真实的城市三维模型。航空倾斜摄影作为传统航空摄影测量的突破,通过不同视角的相机组合,拍摄包括地面上的自然物体及人工建筑物。现有的航空倾斜摄影装置一般采用五相机组合的形式,包括一个下视相机及四个倾斜相机。由于相机多,在考虑到系统的体积及重量时,设计的倾斜相机一般就会采用商业化的中画幅相机或全画幅相机。
现有的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目前使用的航空倾斜摄影装置普遍采用多个内置相机,通过不同角度的摆放,实现多个角度拍摄,以获取地面的全景图像。所需内置相机数量多,摄影装置体积和重量大,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80430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拼接式四相机航空倾斜摄影云台,包括挂载平台、支撑座、第一舱体、第二舱体、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支撑座设在挂载平台,第一舱体、第二舱体转动设在支撑座上,第一舱体中设有第一相机、第二相机,支撑座设有第一舵机、第一驱动杆、第一传动杆,第一舵机通过第一驱动杆驱动连接第一传动杆的首端,第一传动杆的末端连接第一舱体,第二舱体中设有第三相机、第四相机,支撑座设有第二舵机、第二驱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二舵机通过第二驱动杆驱动连接第二传动杆的首端,第二传动杆的末端连接第二舱体;进行拍摄时,第一舵机驱动第一舱体进行转动,转动范围覆盖了向前、向下、向后三个连续的方向,以完成六个不同角度图像的获取,第二舵机驱动第二舱体进行转动,转动范围覆盖了向前、向下、向后三个连续的方向,以完成六个不同角度图像的获取。在一个拍摄周期内,获得的十二张图像的布局。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第一舵机驱动第一舱体进行转动,和第二舵机驱动第二舱体进行转动时,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中的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第三相机和第四相机可能会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中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摄影云台,具有阻止相机在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内晃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航空摄影云台,包括与航空器可拆卸连接的挂载平台、设置在挂载平台上的支撑座、转动设置在支撑座上的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用于拍摄的若干相机设置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内,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内设置有用于阻止相机在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内晃动的阻止件,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在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的侧壁上,另一端与阻止件连接,所述阻止件与相机表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机放置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内后,使得阻止件与相机表面抵触,此时,相机被固定在阻止件与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的底壁之间,在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转动的过程中,相机在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中晃动的概率较小,甚至不晃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相机的拍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铰接座,所述连接杆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底壁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得连接杆始终具有向第一舱体或第二舱体的底壁方向运动趋势的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华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华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5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