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冰供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5641.6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9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勇;曾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2 | 分类号: | F25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冰 第一换热器 供冷装置 制冷机组 制冷剂 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 并联 供冷 换热 蓄冰系统 常规的 盘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冰供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蓄冰供冷装置,该蓄冰供冷装置包括:蓄冰系统,其包括用于将水与制冷剂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制冷机组,其与第一换热器并联;第一换热器和制冷机组分别并联有一受冷系统,第一换热器和制冷机组均能对受冷系统进行供冷;第一换热器、制冷机组和受冷系统内均循环有制冷剂,且三者之中至少有两个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水与制冷剂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相比于常规的盘管蓄冰方式,前者具有蓄冰率高的优点,从而解决了现有蓄冰供冷装置的蓄冰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冰供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冰供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冰供冷机组是利用电网低负荷期的廉价电力,如夜间电力(即谷电),通过冷媒将水制成冰然后贮存在一个蓄冰柜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时,再将冰中的冷量释放出来向用户供冷,从而减少空调的用电量,降低电网高负荷期对电力的要求、实现电力系统“移峰填谷”的空调系统。
但是,常规制冷机组蓄冰供冷装置通常采用盘管、内融冰和动态等方式进行蓄冰,但是采用上述蓄冰方式的装置存在占地大、蓄冰槽中的蓄冰率低和使用效率低的缺点。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蓄冰供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冰供冷装置,以解决现有蓄冰供冷装置的蓄冰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冰供冷装置,包括:
蓄冰系统,其包括用于将水与制冷剂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
制冷机组,其与第一换热器并联;
第一换热器和制冷机组分别并联有一受冷系统,第一换热器和制冷机组均能对受冷系统进行供冷;
第一换热器、制冷机组和受冷系统内均循环有制冷剂,且三者之中至少有两个工作。
作为优选,第一换热器为螺杆式换热器。
作为优选,蓄冰系统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的水罐和储冰罐。
作为优选,受冷系统包括:
第二换热器,其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制冷机组并联,其内循环有制冷剂;
分水器和集水器,二者均与第二换热器连接。
作为优选,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作为优选,连接有第一换热器的支路上设有第一阀门,连接有第二换热器的支路上设有第二阀门,连接有制冷机组的支路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中至少有两个开启。
作为优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
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别与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水与制冷剂进行换热的第一换热器,相比于常规的盘管蓄冰方式,前者具有蓄冰率高的优点,从而解决了现有蓄冰供冷装置的蓄冰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冰供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第一换热器;12、水罐;13、储冰罐;
2、制冷机组;
31、第二换热器;32、、分水器;33、集水器;
41、第一阀门;42、第二阀门;43、第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56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