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功率高效散热控制器用集成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31762.3 | 申请日: | 2018-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舟云;陈登峰;徐延东;潘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 地址: | 2002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极板 功率模块 三相输出 转接 控制器集成 电气连接 支架 集成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容模块 高效散热 极板连接 高功率 驱动板 输出端 散热器 电流传感器 磁环组件 可维护性 集成度 输入端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功率高效散热控制器用集成控制装置,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中的控制器集成模块,控制器集成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功率模块配有散热器,支架上固定有驱动板、电流传感器、三相转接前极板、三相转接侧极板、三相输出前极板和三相输出侧极板;驱动板设于控制器集成模块的底部,并与功率模块电气连接;三相转接前极板的一端与功率模块的一部分输出端电气连接,另一端与三相输出前极板连接;三相转接侧极板的一端与功率模块的另一部分输出端电气连接,另一端与三相输出侧极板连接;电容模块的输入端设有磁环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度高、装配灵活性好以及可维护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汽车控制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功率高效散热控制器用集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器基本上都是由IGBT、膜电容、电流传感器、屏蔽板、控制板通过层叠设置后分别安装在电机控制器箱体内部,其中IGBT、膜电容、驱动板、控制板、屏蔽板之间彼此之间缺少制成和固定关系,每个零件都是独立的装配在控制器箱体内部,导致控制器箱体空间利用效率低下,装配不方便和不方便维护维修。因此现有的独立式装配方式集成度差、占用空间较大、难以提高电机控制器的功率密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功率高效散热控制器用集成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功率高效散热控制器用集成控制装置,包括支架和设于支架中的控制器集成模块,所述控制器集成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配有散热器,所述支架上固定有驱动板、电流传感器、三相转接前极板、三相转接侧极板、三相输出前极板和三相输出侧极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控制器集成模块的底部,并与所述功率模块电气连接;所述三相转接前极板的一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一部分输出端电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相输出前极板连接;所述三相转接侧极板的一端与所述功率模块的另一部分输出端电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三相输出侧极板连接;所述电容模块的输入端设有磁环组件。
优选的,所述功率模块的相邻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前支座和侧支座,所述三相转接前极板与三相输出前极板的连接端固定在所述前支座上,所述三相转接侧极板与三相输出侧极板的连接端固定在所述侧支座上。
优选的,所述电流传感器设有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前支座和侧支座所在一侧的支架上,所述电流传感器上设有用于穿过被测极板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磁环组件包括磁环支座和磁环,所述磁环支座套在所述电容模块的输入端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磁环支座设有腰形凹槽,所述磁环固定于所述腰形凹槽里面,所述腰形凹槽中设有端子出孔。
优选的,所述支架中间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并排设置在所述矩形空腔中并与空腔四周的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层叠排列的多个散热体,所述散热体内设有散热水道,每个散热体的散热水道都并联连接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所述功率模块为平板状并设有多个,所述功率模块的侧边设有输入极片,在每相邻两个散热体之间夹有一个功率模块;所述电容模块包括电容本体,电容本体在与功率模块连接的一侧设有多个并排的电容输出端,每个电容输出端对应连接一个功率模块的输入极片。
优选的,所述输入极片包括功率模块输入正极片和功率模块输入负极片,所述电容输出端包括电容输出正极板和电容输出负极板,所述功率模块输入正极片与所述电容输出正极板连接,所述功率模块输入负极片与所述电容输出负极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率模块输入正极片和功率模块输入负极片在功率模块的侧边依次排列设置且伸出散热器外;所述电容模块的电容输出端的延伸方向朝向功率模块的输入极片的排列方向,每个电容输出端中与功率模块上距离较远的输入极片连接的极板较长,与功率模块上距离较近的输入极片连接的极板较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17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变频器隔爆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实用高压变频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