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1709.3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3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亮;唐玉娇;喻虎;李英;宋宁宁;张永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赵永丽;鲁兵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板 内隔墙 墙垛 装配式建筑 预埋件 圆孔 纵向设置 连接板 横部 多孔轻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 玻璃丝绵 防火效果 隔热隔声 匹配连接 施工现场 填充岩棉 重量增加 隔音 长条状 预留槽 隔热 埋设 伸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属于装配式建筑墙垛技术领域,包括横截面为长条状的条板,条板一端部纵向设有多个预埋件,预埋件一部分埋设于条板内,一部分伸出条板,以与T形横部内隔墙连接;条板内纵向设置有贯穿条板的圆孔。本实用新型墙垛连接板的条板一端部设有多个预埋件,与T形横部内隔墙的预留槽匹配连接,以提高内隔墙的强度;条板内纵向设置有圆孔,以增强隔热隔声效果、减少墙垛重量;通过在圆孔内填充岩棉或玻璃丝绵等多孔轻质材料,在重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墙垛的隔热隔音防火效果;该产品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存在T形交叉部位的施工现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墙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中,内隔墙经常会出现“T”型交叉部位。目前,针对内隔墙的“T”型交叉场合,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将标准预制板在“T”型结合部位现场用水泥砂浆将两个标准预制板粘接,形成“T”形状的墙垛。
上述施工方法中,“T”型墙垛通过施工人员现场制作,质量、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人工经验和技术,性能不稳定;现场制作,需要一定时间的养护,工期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施工成本加大、环境粉尘污染以及资源浪费,增加了装配式建筑内墙体的建造成本,不利于新型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该墙垛连接板便于安装,经济环保,节省成本,提高内隔墙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存在“T”形交叉部位的施工现场,包括横截面为长条状的条板(1),条板(1)一端部纵向设有多个预埋件,预埋件一部分埋设于条板(1)内,一部分伸出条板(1),以与T形横部内隔墙(71)连接。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预埋件为钢片(3)和圆钢(4)的组合件,圆钢(4)一端垂直焊接于钢片(3)的表面,圆钢(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钢片(3)和圆钢(4)的一部分预埋于条板(1)内且圆钢(4)的自由端伸出条板(1)。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条板(1)内纵向设置有圆孔(2),圆孔(2)贯穿条板(1),圆孔(2)的边缘与条板(1)的边缘以及预埋件之间有间距。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圆孔(2)的边缘与条板(1)的边缘以及预埋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圆孔(2)内填充多孔轻质材料。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多孔轻质材料为岩棉或玻璃丝绵。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圆孔(2)的直径为10mm-60mm。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条板(1)的一端部设置有与T形竖部内隔墙(72)的端部相匹配的装配结构。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装配结构为装配凸起(6)或装配槽(5)。
上述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墙垛连接板中,所述条板(1)由发泡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中任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1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外墙转角构件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内隔墙“+”型墙垛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