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燃油管气密通用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30568.3 | 申请日: | 2018-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1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锋;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莲南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气密 喷油器座 高压燃油管 支架定位块 密封堵头 通用工装 固定的 压紧 测试效果 测试效率 传感器座 定位底板 工装结构 螺钉固定 密封效果 人员操作 通用底板 通用性差 外形结构 一体结构 螺钉 变形量 定位孔 支架孔 底脚 支架 泄露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燃油管气密通用工装,旨在解决原有气密工装结构通用性差,气密效果不佳,结构繁琐,测试人员操作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由通用底板,底脚,定位底板,密封堵头,支架定位块,螺钉,定位孔,传感器座堵头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压紧喷油器座进行固定的设计理念,改变了原来密封堵头一体结构、O型圈变形量小不可调节的设计思路。通过将支架与支架定位块以螺钉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此种以支架孔位进行固定的方式防止了因为喷油器座外形结构复杂而无法很好的固定压紧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改善了结构的通用性,提高了测试效率,提升了喷油器座密封效果,防止了测试效果不佳而产生泄露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主要针对管类零部件的密封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燃油管气密通用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汽油直喷燃烧技术(GDI)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于是高压燃油分配管的生产制造变成了这一环节的关键。我司产品中高压燃油分配管占比也越来越大。
高压燃油管作为安全件,其气密性直接关系着车辆驾驶者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因此高压燃油管的气密测试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司现有气密工装结构采用压块压紧喷油器座结构,有些高压管结构特殊,压块不易直接压紧喷油器座,只能依靠压紧燃油管来固定整个高压燃油分配管,这种结构在测试过程中喷油器座极易歪斜,造成泄露甚至擦伤喷油器座密封面;现有密封堵头无法调节O型圈的膨胀程度,会造成其材料快速损耗,影响密封效果;另外由于高压燃油管产品结构变化大,所以此种现有结构通用性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工装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燃油管气密通用工装,以达到改善其通用性和增强密封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通用底板1,底脚2,定位底板3,密封堵头4,支架定位块5,螺钉6,定位孔7,传感器座堵头8等部分组成。其中,通用底板1的下方四角设有4个底脚2,定位底板3紧贴装置在通用底板1的上方,定位底板3上设有若干与所要测试的高压燃油管13喷油器座14数量相对应的定位孔7,定位底板3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要测试高压燃油管13的支架15数量相对应的支架定位块5,每个支架定位块5都配套设有一个螺钉6;密封堵头4由上堵头9,下堵头10,O型圈11和挡圈12组成,其中O型圈11套置在上堵头9上,并且在O型圈11上下各装置一个挡圈12,上堵头9插入下堵头10中,上下堵头通过之间的螺纹来旋转调节之间距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螺钉6固定支架15与支架定位块5的结构,此种结构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因压力增大而产生产品移位,甚至产品变形的情况。密封堵头4采用两体结构,通过调节螺纹拧入深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O型圈11的变形量:即在密封堵头4插入喷油器座14时,上堵头9与下堵头10并未拧紧,O型圈11处在较为松弛的状态,在密封堵头4进入喷油器座14以后再拧紧下堵头10,使O型圈11胀大,从而紧贴喷油器座14的内壁达到密封的效果。在整个密封堵头4中,O型圈11内径小于上堵头9与O型圈11接触部分的外径,并且O型圈11套在上堵头9上之后O型圈11外径会胀大,比喷油器座14内径要大很多,但是在两个堵头未拧紧的情况下,密封堵头4插入喷油器座14时,两堵头与O型圈11接触部分上下间隙较大,O型圈11的过盈部分可以向上下即轴向挤压,因此喷油器座14插入密封堵头4比较方便。在喷油器座14内已经插入密封堵头4后,O型圈11由于过盈会和喷油器座14有较大摩擦力,借助O型圈11与喷油器座14内壁及上堵头9外表面的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下能够在转动下堵头10时上堵头9不动而下堵头10转动,转动到上堵头9和下堵头10同时运动的时候,O型圈11的胀大量已足够对喷油器座14进行密封。反之在密封堵头4退出喷油器座14时先拧松下堵头10,使O型圈11处在较为松弛的状态,操作人员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很方便将密封堵头4轻松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莲南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莲南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0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身对接密封试验舱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