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车门信号灯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28061.4 | 申请日: | 2018-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7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尚丰超;方蓓;沈光远;魏文龙;李刚;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10 | 分类号: | H01H13/10;H01H13/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霍本俊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触片 下触片 壳体 信号灯开关 新型汽车 上触片 按钮 车门 本实用新型 上端 上端侧面 上下移动 一端连接 触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车门信号灯开关,包括下触片(1)、上触片(2)、壳体(3)、按钮(4)和动触片(5),所述的壳体(3)上端侧面设有上触片(2),所述的上触片(2)一端接触有动触片(5),所述的动触片(5)另一端连接有下触片(1),所述的下触片(1)设置在下触片(1)上,所述的动触片(5)和下触片(1)处于壳体(3)内部,所述的下触片(1)一端露出壳体(3),所述的动触片(5)上端设有按钮(4),所述的按钮(4)在壳体(3)上端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接触良好等特点的一种新型汽车车门信号灯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车门信号灯开关。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场上,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车门信号灯开关,通过内部按钮弹片单点接触方式上下位移,实现开关正负极之间的导通和断开,触片安装不易有变形的风险,触片装配后动触片晃动,随着使用频次增加,单点触点结构容易造成运动卡滞,接触不良,导致开关功能失效,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中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接触良好等特点的一种新型汽车车门信号灯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汽车车门信号灯开关,包括下触片、上触片、壳体、按钮和动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端侧面设有上触片,所述的上触片一端接触有动触片,所述的动触片另一端连接有下触片,所述的下触片设置在下触片上,所述的动触片和下触片处于壳体内部,所述的下触片一端露出壳体,所述的动触片上端设有按钮,所述的按钮在壳体上端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的上触片与动触片接触处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动触片与下触片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动触片两端设置为双触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原上触片接触动触片的端面为点状,现设计为面状,增大了接触面,提高了接触良好的性能,更进一步的动触片的两端设置为双触点结构,更增加了触片间接触面面积,有效的改善了开关失灵的情况。
(2)本方案通过原有的结构进行改进,不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改造成本低,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上触片、下触片和壳体安装示意图;
图3为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动触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触片、下触片和动触片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触片,2、上触片,3、壳体,4、按钮,5、动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汽车车门信号灯开关,包括下触片1、上触片2、壳体3、按钮4和动触片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上端侧面设有上触片2,所述的上触片2一端接触有动触片5,所述的动触片5另一端连接有下触片1,所述的下触片1设置在下触片1上,所述的动触片5和下触片1处于壳体3内部,所述的下触片1一端露出壳体3,所述的动触片5上端设有按钮4,所述的按钮4在壳体3上端上下移动,所述的上触片2与动触片5接触处为平面,所述的动触片5与下触片1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动触片5两端设置为双触点结构。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8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开关按键
- 下一篇:一种行车记录仪的开关按键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