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5139.7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飞;刘文俊;王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加拉泰克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0 | 分类号: | H02K1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1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体 组装 无刷电机 接地 转轴 轴承 转子 轴承电流 机座 本实用新型 部件形成 导电粉末 导电回路 导电液体 定子组装 转轴转动 转子组装 轴电流 齿轮 导出 空腔 排出 在机 外部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无刷电机,包括:机座,包括第一组装部和第二组装部;转轴,转轴转动的设置在机座上;转子,转子组装在转轴上;定子,定子组装在第一组装部上;轴承,设置于机座的第二组装部和转轴之间;还包括导电体,导电体为导电液体或导电粉末;其中,导电体设置于转子和定子的空腔内且第一组装部接地,以及/或者,导电体设置在轴承内且第二组装部接地。通过设置导电体,无刷电机内部的部件形成了导电回路,使轴电流和轴承电流能平稳导出到无刷电机外部,再通过接地将其排出,避免了轴承电流对轴承和齿轮的损害,且结构简单,实现该效果的同时成本低,易于推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在磁不平衡及其他很多原因情况下,电机的转轴上都会产生轴电压,轴电压在机座、壳体间形成回路,产生轴电流,以及产生轴承电流。当轴电压高于一定阈值时,轴承内环相对外环电势过高产生电弧放电,导致轴承承载面损坏,提前终结轴承寿命,轴电流将从轴承和转轴的金属接触点通过,由于该金属接触点很小,所以这些点的电流密度大,在瞬间产生高温,使轴承局部烧熔,被烧熔的轴承合金在碾压力的作用下飞溅,于是在轴承内表面上烧出小凹坑。
为了避免轴承电流损坏轴承,目前采用了绝缘轴承,但轴电压将通过齿轮啮合面对地放电,对齿轮面造成损坏,导致齿轮提前失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电流损坏轴承或齿轮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或消除轴承电流的无刷电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包括:
机座,包括第一组装部和第二组装部;
转轴,所述转轴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座上;
转子,所述转子组装在所述转轴上;
定子,所述定子组装在所述第一组装部上;
轴承,设置于机座的第二组装部和转轴之间;
还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为导电液体或导电粉末;
其中,所述导电体设置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空腔内且所述第一组装部接地,以及/或者,所述导电体设置在所述轴承内且所述第二组装部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包括滚动体、内圈和外圈,所述滚动体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所述导电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体设置为石墨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与减速器连通,所述导电体可在所述减速器和所述空腔之间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体设置为导电润滑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为金属开式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刷电机设置为内转子无刷电机,所述定子包括壳体与磁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磁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所述磁体内侧设置所述转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座将所述壳体包覆,所述机座与所述壳体连接的部位设置密封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上设置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机座配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和所述轴承设置为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加拉泰克动力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加拉泰克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5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