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4895.8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飞;刘文俊;王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加拉泰克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0 | 分类号: | H02K1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1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部 轴承 转轴 无刷电机 击穿电压 接地 承载 本实用新型 轴承接触面 平衡转轴 效果稳定 轴承电流 轴承间隙 转轴转动 装置结构 滚动体 轴电流 齿轮 放电 导出 机座 内圈 配接 在机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包括机座、轴承和转轴,转轴转动的连接在轴承内,轴承配接在机座上,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圈和外圈之间存在间隙,其特征在于,转轴的端部设置放电部,放电部与转轴的之间的存在一定距离,该距离使得转轴与放电部之间的击穿电压小于轴承间隙的击穿电压,放电部接地。通过设置接地的放电部,放电部将轴电流和轴承电流导出,平衡转轴两端的电压值,防止对轴承和齿轮造成伤害,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效果稳定不易失效,通过牺牲额外设置不需要承载的放电部,保护了需要承载的轴承接触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刷电机。
背景技术
在磁不平衡及其他很多原因情况下,电机的转轴上都会产生轴电压,轴电压在机座、壳体间形成回路,产生轴电流,以及产生轴承电流。一般情况下,轴承的滚动体与内环和外环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轴承内会设置润滑油润滑,当轴电压高于一定阈值时,轴承间隙内的润滑油隔离膜被高压电击穿,轴承内环相对外环电势过高产生电弧放电,导致轴承承载面损坏,提前终结轴承寿命。
为了避免轴承电流损坏轴承,目前采用了绝缘轴承,但轴电压将通过齿轮啮合面对地放电,对齿轮面造成损坏,导致齿轮提前失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电流损坏轴承或齿轮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或消除轴承电流的无刷电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包括机座、轴承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轴承内,所述轴承配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圈和外圈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放电部,所述放电部与所述转轴的之间的存在一定距离,该距离使得所述转轴与所述放电部之间的击穿电压小于所述轴承间隙的击穿电压,所述放电部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端部设置凹槽,所述放电部插入所述凹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和所述放电部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放电部与所述凹槽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电部设置为环状,所述转轴套设于所述放电部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电部设置为圆环,所述转轴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放电部与所述转轴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电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放电部和所述机座均设置为导体,所述机座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的间隙内设置润滑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电部与所述转轴之间的介质的介电强度小于所述轴承间隙内介质的介电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刷电机设置为内转子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壳体与磁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磁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内侧,所述磁体内侧设置所述转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接地的放电部,放电部将轴电流和轴承电流导出,平衡转轴两端的电压值,防止对轴承和齿轮造成伤害,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效果稳定不易失效,通过牺牲额外设置不需要承载的放电部,保护了需要承载的轴承接触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加拉泰克动力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加拉泰克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4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