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离网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23483.2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6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邹胜萍;徐小勇;谢光辉;吴昌垣;程凌星;涂春雷;郭亮;熊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晓芳 |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开 离网 母线 并网 触点 切换装置 微电网 本实用新型 触点连接 离网状态 大电网 连接器 连接器连接 微电网系统 并网状态 母线连接 设备连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包括并网母线、离网母线和多个双切开关;双切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并网母线,双切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离网母线,双切开关的连接器连接微电网中不同的设备,连接器能够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切换;并网母线连接大电网。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并离网切换装置之后,微电网的各个设备的并离网状态由各自的双切开关决定;当双切开关切换至第一触点时,设备通过并网母线接入大电网,进入并网状态;当双切开关切换至第二触点时,设备连接离网母线进入离网状态,极大的增加了微电网的灵活性,保证了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步伐的推进以及低碳经济目标的细化,分布式电源得到迅速发展。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部政策支持分布式发电及并网的发展。中国政府在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推动新能源电力达到较高比例的示范区,微电网及局域电网的建设成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重要着力点。新能源微电网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是大电网的有力补充,顺应了国家能源转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是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实现并网运行又可离网运行。
目前微电网采用的并离网的切换方式是在微网与大电网之间设置并网开关(PCC)。这种切换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微网内所有的分布式电源、负载等设备之间完全绑定,共同在离并网之间切换,设备无法单独控制其离并网状态,系统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例如当微电网中存在较重要负载需要电网供电时,如果微电网需切换离网状态,该较重要负载将脱离电网供电范围,易造成设备故障甚至出现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并离网切换装置,解除微电网内不同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提高微电网的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并离网切换装置,包括并网母线、离网母线和多个双切开关;
双切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并网母线,双切开关的第二触点连接离网母线,双切开关的连接器连接微电网中不同的设备,连接器能够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切换;
并网母线连接大电网。
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并离网切换装置之后,微电网的各个设备的并离网状态由各自的双切开关决定;当双切开关切换至第一触点时,设备通过并网母线接入大电网,进入并网状态;当双切开关切换至第二触点时,设备连接离网母线进入离网状态。
具体的,并离网切换装置包括手动合闸机构、遥控合闸机构、电动传动机构、控制器和通讯模块,手动合闸机构和遥控合闸机构均能控制连接器在并网状态与离网状态之间切换,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其他设备通讯,控制器依据控制指令控制遥控合闸机构;双切开关既可以通过手动合闸机构由人工切换并离网状态,也能通过遥控合闸机构和通讯模块由其他设备远程操控切换并离网状态。
进一步的,并离网切换装置还包括电压测量电路、电流测量电路、电流互感器和开关状态回路,电压测量电路和电流测量电路测量微电网中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并通过通讯模块向外传递;一般情况下,微电网还需要配置能够控制所有双切开关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监控微电网的各项参数,例如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功率、储能系统的储能情况、负载的功率等;控制中心根据微电网自身的参数以及大电网的电价等进行综合判断,然后对微电网内各个设备的并离网状态进行合理配置,达到资源优化和价格优化。
进一步的,并离网切换装置还包括并网开关,并网母线通过并网开关接入大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3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