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轮转向车辆转向梯形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2146.1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武;范卫兵;薛敏;罗永革;刘珂路;姚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7/14 | 分类号: | B62D7/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2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拉杆 梯形臂 铰接 车轮轴 转向梯形 全轮 调节装置 减速电机 转向车辆 转向垂臂 偏心轴 转向器 本实用新型 传递扭矩 控制方便 转角关系 输出轴 | ||
1.一种全轮转向车辆转向梯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向器(1),所述转向器(1)与转向垂臂(2)相连,所述转向垂臂(2)与减速电机(8)相连,所述减速电机(8)的输出轴与偏心轴(3)相连,并传递扭矩;所述偏心轴(3)上分别铰接有第一横拉杆(4)和第二横拉杆(6),所述第一横拉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梯形臂(5),所述第二横拉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梯形臂(7);所述第一梯形臂(5)的另一端与第一车轮轴铰接,所述第二梯形臂(7)的另一端与第二车轮轴铰接;第一车轮轴和第二车轮轴的轴线、第一梯形臂(5)、第二梯形臂(7)、第一横拉杆(4)和第二横拉杆(6)共同构成转向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转向车辆转向梯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3)采用多段结构,包括顶部圆柱段(301)、第一偏心轴段(302)和第二偏心轴段(303),所述顶部圆柱段(301)与减速电机(8)的输出轴端相连;所述第一偏心轴段(302)与第二横拉杆(6)铰接;所述第二偏心轴段(303)与第一横拉杆(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轮转向车辆转向梯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轴段(302)和第二偏心轴段(303)的相位差为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转向车辆转向梯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拉杆(4)和第二横拉杆(6)采用整体结构或者多节拼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轮转向车辆转向梯形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1)与方向盘通过连杆相连,并通过方向盘驱动转向器(1)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21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