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件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1479.2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陈韶临;谢忠全;谢晖林;段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大住宅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43113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国先;唐列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水线 台模 衔接 本实用新型 操作工位 生产节拍 生产效率 灵活度 种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构件生产线,其包括第一流水线、第二流水线、第三流水线、第四流水线、第一台模摆渡机构、第二台模摆渡机构、第三台模摆渡机构和第四台模摆渡机构,第一流水线的一端和第三流水线的一端通过第一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另一端和第三流水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第四流水线的一端通过第四台模摆渡机构与第一流水线衔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台模摆渡机构与第一流水线衔接;第二流水线的一端通过第四台模摆渡机构与第三流水线衔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台模摆渡机构与第三流水线衔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两条流水线,提高了操作工位的数量及生产线的灵活度,有利于提高生产节拍,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构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台模/钢台车(也就是工作平台)随着工艺顺序通过生产线的传送系统流动至每个工序对应的工位;每一个工位的操作人员和具体工作相对固定,例如,钢筋摆放、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操作在固定位置由相对固定的人和设备来操作。这种生产工艺形式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因此目前国内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对于预制外墙板和内墙板多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现有夹心保温外墙板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清洁模具、喷油划线、安装模具、安装钢筋网、一次浇筑振捣混凝土、赶平混凝土、铺保温板、安装连接件、铺钢筋网、二次浇筑振捣混凝土、赶平、预养护、磨平、养护窑养护、脱模、吊装等等。
参见图1,目前,国内主要PC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线普遍为养护工位12位于生产线中间,生产工位分布于养护窑左右两侧的布局方式;养护工位12一侧为布料工位16用于二次布料且共用一台布料机,另一侧为脱模工位9、构件暂存区15;生产线采用9米钢台车及相配套的养护窑。
在相同条件下该生产线布局方式会导致:
1、脱模工位与构件暂存区位置重叠均需利用行车设备,不能同时进行脱模工位的吊装和构件暂存区的吊装,同时吊装相冲突,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两次布料共用一台布料机,第一次布料与第二次布料不能同时进行,同时布料相冲突,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生产工位数量及摆渡区(摆渡机构)过少,构件生产节拍过长,生产过程不灵活;
4、采用9米钢台车,生产的构件尺寸与数量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提高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件生产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构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水线、第二流水线、第三流水线、第四流水线、第一台模摆渡机构、第二台模摆渡机构、第三台模摆渡机构和第四台模摆渡机构,所述第一流水线上设置有脱模工位和第一布料工位,所述第四流水线的一端位于所述脱模工位的下游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布料工位的上游侧;所述第三流水线上设置有第二布料工位和养护工位,所述第二流水线的一端位于所述养护工位的上游侧,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布料工位的下游侧;所述第一流水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流水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所述第一流水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流水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台模摆渡机构进行衔接;所述第四流水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台模摆渡机构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衔接,所述第四流水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台模摆渡机构与所述第一流水线衔接;所述第二流水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台模摆渡机构与所述第三流水线衔接,所述第二流水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台模摆渡机构与所述第三流水线衔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流水线、第二流水线、第三流水线、第四流水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流水线、第三流水线、第一台模摆渡机构和第三台模摆渡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预制构件生产循环线,所述第二流水线用于布置第一次布料前的操作工位,所述第四流水线用于布置养护前的操作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大住宅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远大住宅工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1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