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再生利用的电池包热管理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21201.5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万兴;金光龙;岳明权;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铁阳盛日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 地址: | 13310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 电池箱体 液冷 模组 本实用新型 冷却装置 再生利用 热管理 箱底板 电池 底板 加工方便 冷却管路 冷却通道 冷却效果 流向相反 模组内部 出液口 进液口 均温性 冷却液 再利用 电芯 隔开 漏液 压扁 圆管 折弯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再生利用的电池包热管理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箱体和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包模组,所述电池包模组的电芯底部与所述电池箱体底部的电池箱底板接触,所述电池箱底板底侧安装有液冷管路,所述液冷管路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本实用新型液冷管路是由圆管折弯后压扁得到的冷却管路,加工方便;液冷管路置于电池箱体底板底侧,与电池包模组内部完全隔开,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漏液给电池包模组带来的危险;两条冷却通道流向相反,可以提高冷却效果的均温性,冷却液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能够再生利用的电池包热管理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应对方案,电动汽车因其既符合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趋势,也符合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系统简单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其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温度是影响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严格管理电池的温度。过低的温度会使电池的内阻增加、可充放电容量降低、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过高的温度则会使电池组内副反应增加、SEI膜分解、减少电池的循环寿命、降低电池的安全性,甚至引起电池的燃烧和爆炸,给乘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当电动汽车在使用中,电池的过热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热,一旦产生的大量的热没有及时散出,就会蔓延至周围的电池,引起电池不良热事故的连锁反应,进而会带来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现有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液冷板置于电池箱内部,液冷板与电芯底部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出电池包,然而,往往存在液冷板漏液对电池包造成危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再生利用的电池包热管理冷却装置,实现了液冷板与电池包内部相隔离,从而避免因液冷板漏液引起的危害,冷却液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再生利用的电池包热管理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箱体和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包模组,所述电池包模组的电芯底部与所述电池箱体底部的电池箱底板接触,所述电池箱底板底侧安装有液冷管路,所述液冷管路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管路是由圆管折弯后压扁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管路与所述电池箱底板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管路具有两条独立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独立的通道的冷却液流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冷管路是由圆管折弯后压扁得到的冷却管路,加工方便;液冷管路置于电池箱体底板底侧,与电池包模组内部完全隔开,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漏液给电池包模组带来的危险;两条冷却通道流向相反,可以提高冷却效果的均温性,冷却液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冷管路安装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电池箱体;2、电池包模组;3、电池箱底板;4、液冷管路;5、进液口;6、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能够再生利用的电池包热管理冷却装置,包括电池箱体1和置于所述电池箱体1内部的电池包模组2,所述电池包模组2的电芯底部与所述电池箱体1底部的电池箱底板3接触,所述电池箱底板3底侧安装有液冷管路4,所述液冷管路4具有进液口5和出液口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铁阳盛日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铁阳盛日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1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废电池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热散热型锂电池冷却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