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模拟膨胀阀环境温度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20023.4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9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辛庆庆;李耀伟;宋本康;张红革;陈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膨胀阀 蒸发器 性能测试系统 汽车空调 风洞 本实用新型 测试台 导热管 控制室 压缩机 室内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冷凝器室 蒸发器室 保温棉 传统的 加热棒 热水箱 循环泵 下端 测量 测试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模拟膨胀阀环境温度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台,测试台上分别设置有冷凝器室、蒸发器室、控制室、压缩机和热水箱,冷凝器室内设置有冷凝器和冷凝器风洞,冷凝器风洞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蒸发器室内设置有蒸发器和蒸发器风洞,压缩机设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控制室设置在测试台左下端,蒸发器下方的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膨胀阀外套设有弯导热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弯导热管、保温棉、循环泵和加热棒,解决了传统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测量膨胀阀温度不准确,可能造成偏差,对试验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模拟膨胀阀环境温度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空调领域中,对空调系统性能的评价很是重要,其中涉及到采集汽车空调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空调系统中各个部位的试验数据,现有测试系统中,只能在空调系统模拟室内进行,现有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包括冷凝器室、蒸发器室和控制室三部分,膨胀阀和蒸发器连接,无法单独提供环境温度,只能放置在蒸发器室内,实车状态下,膨胀阀温度和蒸发器温度有一定的差异,而试验过程中需采集膨胀阀进出口处的温度,如不能精确的模拟汽车空调的实车运行中膨胀阀所处的环境温度,试验过程中采集数据可能造成偏差,对试验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可模拟膨胀阀环境温度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模拟膨胀阀环境温度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解决了传统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测量膨胀阀温度不准确,可能造成偏差,对试验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模拟膨胀阀环境温度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台,测试台上分别设置有冷凝器室、蒸发器室、控制室、压缩机和热水箱,冷凝器室内设置有冷凝器和冷凝器风洞,冷凝器风洞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蒸发器室内设置有蒸发器和蒸发器风洞,压缩机设置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上,控制室设置在测试台左下端,蒸发器下方的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膨胀阀外套设有弯导热管,弯导热管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棉,弯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导热管的一端连接,两个直导热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热水箱的进出口连接。
优选的,热水箱内设置有内箱和循环泵,内箱内设置有加热棒。
优选的,加热棒设置为螺旋形。
优选的,蒸发器风洞内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弯导热管呈螺旋状紧密结合设置,且弯导热管螺旋结构内部为中空,膨胀阀放置在中空的螺旋结构内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模拟膨胀阀环境温度的汽车空调性能测试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弯导热管、保温棉、循环泵和加热棒,通过加热棒将内箱内的介质加热至高温,然后通过热水箱内的循环泵将内箱内的高温介质向弯导热管内输入,循环泵使得内箱内的介质在弯导热管内循环流动,以控制弯导热管和保温棉组成的密闭环境温度恒定,使其保持在膨胀阀要求的温度,达到精确控制试验条件的目的,保证试验测量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凝器室、蒸发器室和膨胀阀,使得该系统能模拟蒸发器、冷凝器所处环境温度,同时也能模拟膨胀阀在实际工作中的环境温度,测试更加全面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弯导热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20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