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水头试验装置的测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8418.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同;王治力;刘雨轩;韩建军;李雨凡;焦云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L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级导管 导管部 二级导管 透水性 土样 测压管水头 试验装置 测压管 刻度尺 水头 别针 本实用新型 嵌入连接 依次减小 依次连接 导管 用时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水头试验装置的测压管,包括一个刻度尺,刻度尺内嵌入连接有一级导管部、二级导管部和三级导管部,一级导管部、二级导管部和三级导管部依次连接,一级导管部、二级导管部和三级导管部的直径依次减小,一、二、三级导管部分别针对透水性由高到低的不同土样。对于透水性较高的土样,测压管水头下降较快,所以使用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级导管部,以降低下降速度,方便读数;对于透水性较低的土样,测压管水头下降较慢,所以应使用横截面积较小的三级导管部,以提升下落速度,节省试验用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饱和土体渗透性测定的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渗透是水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现象。土体为多孔介质,水能够在土的孔隙中流动的特性叫土的渗透性。若渗透水流在土中呈层流状态流动,则满足达西定律,即渗流速度v与水力梯度i成正比。土的渗透系数是评价土的渗透性大小的指标,也是计算水工建筑物渗流量的基本物理参数。实验室内常用两种不同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常水头试验装置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较大的无凝聚性土的渗透系数;变水头渗透试验装置用来测定渗透系数k较小的凝聚性土的渗透系数。
变水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的装置,在试验时,与试样底部相连的玻璃测压管内充一定高度的水,自试样底向试样顶渗透,从试样顶部的出水口流出。对于饱和土体的渗流,出水口出水后,单位时间测压管内的水渗入试样的量,应等于出水口排出的量,即渗流量。现有使用的变水头试验装置采用的普通测压管,在具体实验中具有一定的不便性,试验时常受到土体试样的透水性差异的不良影响。对于透水性较高的土样,测压管读数下降过快,对数据记录带来极大的不便;而透水性较低的土样则恰恰相反,由于读数下降过慢,而导致试验时间过于漫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化变水头试验装置测压管的设计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水头试验装置的测压管,包括一个刻度尺,刻度尺内嵌入连接有一级导管部、二级导管部和三级导管部,一级导管部、二级导管部和三级导管部依次连接,一级导管部、二级导管部和三级导管部的直径依次减小,一级导管部和二级导管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二级导管部和三级导管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一级导管部顶部和大气相通,三级导管部底部连接至试验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一级导管部的材料选择为玻璃;所述一级导管部的横截面积设计为2cm²,长度设计为25-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二级导管部的材料选择为玻璃;所述二级导管部的横截面积设计为0.5cm²,长度设计为25-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三级导管部的材料选择为玻璃;所述三级导管部的横截面积设计为0.1cm²,长度设计为25-3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所述刻度尺的材料选择为玻璃,每级导管之间圆弧过渡,过渡结构处内径在相邻两级导管部之间,保证水流均匀下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很好的应对了不同透水性土样的情况。一、二、三级导管部分别针对透水性由高到低的不同土样。对于透水性较高的土样,测压管水头下降较快,所以使用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级导管部,以降低下降速度,方便读数;对于透水性较低的土样,测压管水头下降较慢,所以应使用横截面积较小的三级导管部,以提升下落速度,节省试验用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
其中1为一级导管部、2为二级导管部、3为三级导管部,4为刻度尺,5为圆弧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8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