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绞线锚索的端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7520.9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克;程剑;矫伟刚;高美玲;闫超波;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部支架 钢绞线锚索 锚索 支架 球冠状 绑扎 置入 纵断面 中间圆柱段 横断面 杆体端部 基坑支护 空心圆形 圆柱母线 整体形状 支架末端 绑扎孔 固定端 圆柱状 土层 本端 减小 空腔 孔壁 入孔 三段 平行 摩擦 封闭 | ||
一种用于钢绞线锚索的端部支架涉及基坑支护体系中的钢绞线锚索的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整体形状由圆柱状与球冠状结合,从横断面上看端部支架为空心圆形;从纵断面上看端部支架前端为矩形,末端为半圆形。所述支架在平行于圆柱母线的方向上分为三段:支架前段为固定端,固定端由一个绑扎凹槽及绑扎凹槽中布置的绑扎孔组成;中间圆柱段为空腔;支架末端采用球冠状进行封闭。本端部支架减小锚索置入过程中因杆体端部与孔壁土层之间的摩擦,导致锚索前端扎入孔壁而出现锚索无法置入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领域中钢绞线锚索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支护体系中常规钢绞线锚索端部不设置端部支架,在钢绞线置入的过程前,仅对端部简单进行绑扎,故因杆体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可能会导致尖锐的锚索端部直接扎入孔壁,最终导致锚索无法置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型、且可以规避因锚索钢绞线端部扎入孔壁中而导致锚索无法置入的端部支架。
为了解决锚索钢绞线的置入过程中因其与孔壁存在较大摩擦,常出现端头部位钢绞线扎入孔壁而导致钢绞线无法置入的现象,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具体结构设计如下:一种用于钢绞线锚索的端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整体形状由圆柱状与球冠状结合,从横断面上看端部支架为空心圆形;从纵断面上看端部支架前端为矩形,末端为半圆形。所述支架在平行于圆柱母线的方向上分为三段:支架前段为固定端,固定端由一个绑扎凹槽及绑扎凹槽中布置的绑扎孔组成;中间圆柱段为空腔;支架末端采用球冠状进行封闭。
锚索钢绞线绑扎之后直接塞入支架内部。
通过绑扎凹槽及对称的绑扎孔,将支架内部的钢绞线与支架进行固定。
所述支架,在钢绞线的置入过程中,球冠状支架末端极大规避了钢绞线扎入孔壁的可能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架直径可以根据钢绞线数量进行灵活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部支架横剖面示意图。
图中:
1、孔壁 2、锚索孔
3、钢绞线 4、绑扎凹槽
5、绑扎孔 6、支架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进行说明。
一种用于钢绞线锚索的塑料端部支架,采用新型的形状保证在钢绞线的置入过程中,规避钢绞线扎入孔壁的可能性,避免发生钢绞线无法置入的现象。
工作过程为:根据锚索钢绞线的数量,确定所需端部支架的直径,先将锚索钢绞线绑扎之后直接塞入支架内腔;穿过绑扎孔5,将钢绞线3与绑扎槽凹4进行固定;绑扎完毕后,进行锚索置入,置入的过程中支架底部6与孔壁1进行接触,因支架底部6外侧为球冠圆体,保证置入过程中杆体不会扎入孔壁土层中,确保置入过程顺利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7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护壁
- 下一篇:一种适用流沙层的锚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