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测试生土材料导热系数试件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16507.1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奎;安生霞;李仲仁;李万琴;王建军;刘生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沈佳迎 |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长侧板 矩形框架 短侧板 试件 套丝 底板 材料导热系数 螺杆 生土 压板 制备 模具 建筑材料检测 螺帽 本实用新型 测试 螺杆连接 内部构造 外观平整 形状一致 棱角 均质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检测领域,特指一种制备测试生土材料导热系数试件的模具,包括顶板、底板、长侧板、短侧板,两块所述长侧板与两块所述短侧板围成一个矩形框架,短侧板设置在长侧板之间,所述长侧板与短侧板围成的矩形框架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长侧板之间通过两根套丝螺杆连接,所述套丝螺杆位于矩形框架之外,所述套丝螺杆的两端皆设置有螺帽;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矩形框架的形状一致。采用上述方案后,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保证待检试件的目标干密度,保证待检试件内部构造均质、外观平整、棱角分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检测领域,特指一种制备测试生土材料导热系数试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节能的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精准评价生土建筑墙体材料的保温蓄热能力对今后发展生土建筑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发现,影响生土建筑墙体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的定名(类别)、生土墙体干密度(密实度)、含水率、生土墙体材料的构造形式等。
有资料显示,已有学者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影响生土墙体材料导热系数的不同因素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和研究,并取得了相关成果。然而,对于生土材料测试导热系数时对待检试件的制样方法存在着普遍缺陷,主要体现在不能保证试件的密实度及最大干密度;所制样品不规整,如存在缺棱掉角、条面不平整;试件尺寸偏差较大等问题,成型后还需打磨等二次修整处理,存在诸多不便。
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制备测试生土材料导热系数试件的模具,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测试生土材料导热系数试件的模具,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保证待检试件的目标干密度,保证待检试件内部构造均质、外观平整、棱角分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测试生土材料导热系数试件的模具,包括顶板、底板、长侧板、短侧板,两块所述长侧板与两块所述短侧板围成一个矩形框架,短侧板设置在长侧板之间,所述长侧板与短侧板围成的矩形框架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长侧板之间通过两根套丝螺杆连接,所述套丝螺杆位于矩形框架之外,所述套丝螺杆的两端皆设置有螺帽;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矩形框架内框的形状一致。将长侧板和短侧板拼接后,放到底板上,通过套丝螺杆和螺帽,对矩形框架进行固定,然后在矩形框架中倒入处理好的生土样品,再压入压板和顶板,压制成型过程中,当顶板和矩形框架接触时,停止施压,此时顶板起到精准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手柄。手柄方便对模具进行搬运。
进一步,所述长侧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短侧板的两端嵌合于凹槽中。使模具制成的样品规格一致,不会产生偏差。在完成压制后,通过推动短侧板可将样品推到搬运的平板上。
进一步,所述矩形框架的外围底板上设置有限位螺丝。限位螺丝对长侧板和短侧板的位置进行限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适用于制备生土材料导热系数测试用试件的可以标准化模具,同时可以实现批量生产;用简便、高效的方法解决生土材料导热系数测试用试件的成型;保证待检试件的目标干密度;保证待检试件内部构造均质、外观平整、棱角分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二;
图3是顶板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顶板1,压板11,底板2,限位螺丝21,长侧板3,凹槽31,
短侧板4,套丝螺杆5,螺帽51,手柄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6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