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可靠高导类共模磁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4331.6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1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代华;谭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鸿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6 | 分类号: | H01F17/06;H01F27/06;H01F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5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环 防护盒 中空腔 本实用新型 绝缘板 侧壁 高导 共模 引脚 安全方便 安全隐患 电性连接 方向设置 使用寿命 下端侧壁 屏蔽板 有效地 轴心处 短路 贯穿 触电 单层 击穿 内壁 绕制 竖直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可靠高导类共模磁环,包括设置在防护盒内的磁环,所述防护盒内设有中空腔,所述磁环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中空腔中,所述磁环两侧的侧壁上均等间距绕设有导线,所述导线均为单层绕制,所述防护盒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侧壁上贯穿设有四个引脚,所述导线贯穿中空腔的内壁与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磁环的轴心处设有屏蔽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使用起来安全方便,可有效地保护磁环,避免出现磁环受到撞击或震动而损坏的情况,可靠耐用,提高了使用寿命,且既可以防止使用人员触电,避免带来安全隐患,安全性高,还可以防止发生击穿短路,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导类共模磁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可靠高导类共模磁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机与家用电器的大量涌现和广泛普及,磁环的使用越来越常见,磁环是一块环状的导磁体,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使用铁氧体材料制成,将整束电缆穿过一个铁氧体磁环就构成了一个共模磁环,也叫共模扼流圈或共模电感,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磁环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
现有的高导类共模磁环在使用时难以有效地保护磁环,存在磁环受到撞击或震动而损坏的情况,缩短了使用寿命,且在瞬时过电压较大的情况下会发生击穿短路,存在安全隐患,可靠性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可靠高导类共模磁环,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可靠高导类共模磁环,其结构轻巧,使用起来安全方便,可有效地保护磁环,避免出现磁环受到撞击或震动而损坏的情况,可靠耐用,提高了使用寿命,且既可以防止使用人员触电,避免带来安全隐患,安全性高,还可以防止发生击穿短路,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可靠高导类共模磁环,包括设置在防护盒内的磁环,所述防护盒内设有中空腔,所述磁环沿竖直方向设置在中空腔中,所述磁环两侧的侧壁上均等间距绕设有导线,所述导线均为单层绕制,所述防护盒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侧壁上贯穿设有四个引脚,所述导线贯穿中空腔的内壁与引脚电性连接,所述磁环的轴心处设有屏蔽板,所述磁环与防护盒之间设有固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磁环两侧的侧壁上均套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导线的侧壁与磁环的侧壁之间。
优选地,四个所述引脚的上端侧壁上均套设有第一绝缘护套,所述导线的侧壁上均套设有第二绝缘护套。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磁环的上端侧壁上的第一软木垫环,所述磁环的下端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二软木垫环,所述第一软木垫环和第二软木垫环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软木垫环和第二软木垫环相对的侧壁均与屏蔽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木垫环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软木垫环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侧壁和第二支撑板的下端侧壁均与中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护盒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中空腔相匹配的盒盖,所述盒盖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防护盒、盒盖、屏蔽板、第一软木垫环、第二软木垫环、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可有效地保护磁环,避免磁环受到撞击或震动而损坏的情况,安全可靠,屏蔽板既可以起到屏蔽作用,以获得较高的抗干扰特性,又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靠耐用,提高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鸿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鸿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4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模扼流线圈
- 下一篇:无源元件阵列以及印刷布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