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抗扰动脑血氧分析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11826.3 | 申请日: | 2018-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永强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7699 湖北省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光谱 扰动 脑血氧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抗扰动脑血氧分析仪,包括遮光罩,遮光罩底部安装有用于贴合头部的柔性贴合部,遮光罩两侧安装有用于将遮光罩固定在头部的固定带。遮光罩内安装有近红外光源探头、光电接受器和光电传感器,近红外光源探头、光电接受器和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柔性贴合部上方,柔性贴合部开设有使近红外光透过柔性贴合部的透光槽,近红外光源探头和光电接受器均安装有调节装置。柔性贴合部使遮光罩更好的与头部贴合,避免遮光罩漏光,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环境光以及近红外光源的散射光并在检测的整体数据中排除其影响,从而提高血氧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血氧分析仪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抗扰动脑血氧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脑血氧测量过程中会存在探头与头部接触不稳定、漏光等情况,对测得的数据产生干扰,干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接收器接收到无关检测光的环境光干扰,二是发射器与皮肤接触的程度受呼吸带来的源端漂移干扰,影响了检测的准确性与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抗扰动脑血氧分析仪,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抗扰动脑血氧分析仪,包括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底部安装有用于贴合头部的柔性贴合部,所述遮光罩两侧安装有用于将遮光罩固定在头部的固定带。
所述遮光罩内安装有近红外光源探头、光电接受器和光电传感器,所述近红外光源探头、光电接受器和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柔性贴合部上方,所述柔性贴合部开设有使近红外光透过柔性贴合部的透光槽,所述近红外光源探头和光电接受器均安装有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罩包括顶板、位于顶板下方的安装板和安装在顶板和安装板一侧的前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筒和安装筒轴承,所述顶板和安装板对侧均开设有锲形滑槽,所述锲形滑槽内均安装有锲形滑块,所述安装筒轴承固定连接在上方和下方的锲形滑块之间,所述安装筒轴向固定并转动安装在安装筒轴承中;
所述前面板设有安装筒滑槽,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座滑槽,所述安装筒位于遮光罩内一端的下端安装有连通安装筒内部的安装座接口,所述安装筒另一端滑动安装在安装筒滑槽中,所述安装座穿过安装座滑槽与安装座接口连接,且安装座内部与安装筒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近红外光源探头和光电接受器连接安装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锲形滑槽、锲形滑块、安装筒滑槽和安装座滑槽均与调节装置对应设有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板底部且位于两组安装座滑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近红外光源探头和光电接受器外设置的遮光罩、遮光罩底部的柔性贴合部以及固定带,使遮光罩能够根据头部的曲线贴合并固定,减少了呼吸造成近红外光源探头漂移的影响以及大大减少了漏光造成的环境光干扰。
(2)在近红外光源探头和光电接受器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进一步避免了环境光以及近红外光源散射光的影响,减少了与检测光无关光源对检测的干扰。
(3)安装有近红外光源探头/光电接受器的安装座与安装筒连接,通过安装筒转动以及水平移动,可以改变近红外光源探头和光电接受器角度以及间距,调整方便,实用性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B向视图;
图中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永强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永强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1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