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心内科急救转运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0570.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唐丹;文宪奎;田绍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丹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5514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内科 急救 转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心内科急救转运椅,至少包括靠板和坐板,所述坐板设置有用于支撑病人腿部的拓展板,所述坐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坐板和所述靠板的支撑部,所述靠板和所述拓展板分别按照铰接的方式与所述坐板连接,所述支撑部按照能够枢转的方式与所述坐板连接,所述坐板还设置有用于上下楼梯的履带装置,在所述靠板和所述拓展板经过转动与所述坐板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枢转后的所述支撑部相互抵靠的情况下,所述履带装置按照能够在所述转运椅上下楼的过程中减少震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坐板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心内科急救转运椅能够实现转运椅变形为床体的功能,并且通过履带装置,能够实现转运椅上下楼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心内科急救转运椅。
背景技术
由于心内科类型的疾病在病发时,现场进行抢救非常困难,因此一般采用转运椅转送病人到心内科抢救室进行抢救治疗,但是在转运的过程中因为路面不平或需要上下楼等情况,必不可免的会产生晃动,这种晃动会加剧病人病情的恶化,不仅增加了施救难度也增加了医生的心理负担。目前,大多数的转运椅都只是对滚轮进行减震,无法对病人与椅子之间接触的地方进行减震,减震效果不好。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239616U)公开了一种新型心内科急救转运椅,包括靠板和做板,所述靠板位于坐板的右侧,所述坐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坐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垫,且气垫位于两个扶手之间,所述气垫的右侧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远离所述气垫的一端贯穿靠板且延伸至靠板的右侧,延伸至靠板右侧的气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位于靠板右侧的气管的顶部设置有气阀,所述靠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位于气阀的顶部,控制器分别与风机和气阀电性连接。但是,该专利提供的新型心内科急救转运椅没有考虑到转运椅需要上下楼梯的情况,也没有考虑到患者坐立不便的情况。
中国专利CN109223331A提供一种减震型轮椅,坐板下侧端面的右侧位置装配有推轮,坐板下侧端面的左侧位置装配有减震器,减震器的下侧与行进轮安装在一起,坐板的左侧位置安装有脚踏板,坐板的上侧位置安装有护沿,靠板上开设有通孔,靠板的上侧位置装配有推柄,通过添加升降杆来实现对太阳伞的固定,该设计解决了传统使用者在外出时容易被太阳所辐射的问题,并且升降杆的设计则便于对太阳伞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便于使用者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调节,另外位于坐板上的气囊则起到了缓冲减震的目的,配合减震弹簧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例如公开号为CN207898598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使用的便捷转运椅,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提手和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位于所述提手的内部,所述底座底端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轮,所述底座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且两个所述移动轮之间设有履带,所述履带侧端设有安装孔,该实用新型支架侧端设置有履带角度调节机构,连接轴上活动安装有履带,当转运椅需要下楼梯时,通过履带角度调节机构调节履带的倾斜角度,使其与楼梯坡面相平行,然后转运椅即可通过履带平稳推下楼梯,十分省力,同时设置有可伸缩的输液架,便于放置输液瓶。该专利为了解决在转运椅已经承载病人的情况下履带与地面或楼梯面接触的问题,采用角度调节机构来调节履带的倾斜角度,使得履带与楼梯坡面相平行。这种解决方式不需要转运椅转换为“床”的状态,也不需要医护人员抬起转运椅,只需要转动转轴将履带调节至与楼梯的坡面平行,从而解决了审查员所提出的在承载病人的情况下存在调节难度的问题,然而却牺牲了转运椅最重要的功能—如何减少转运椅与楼梯面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以较为省力的方式上下楼。该专利只是在转运椅后部设置了履带,即该专利公开的转运椅并不是履带全面覆盖转运椅的底部,履带带来的减少摩擦的效果减弱,更重要的是病人的重量分布于没有设置履带的部分,即转运椅与楼梯之间摩擦最大的接触部分并没有通过履带来减少摩擦,因此履带实际带来的省力效果大打折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丹,未经唐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10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介入医疗器械
- 下一篇:智能清洁设备和用于其的重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