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扩张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9127.5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7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赵小安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体 穿引 心血管扩张球囊 本实用新型 导气管 导气孔 治疗效果 管密封 充气 适配 置入 连通 血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扩张球囊,包括穿引管和球囊体,所述球囊体与穿引管密封连接,所述穿引管上设置有与球囊体连通的导气孔,所述球囊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还包括与各所述球囊体适配的用于向球囊体中充气的导气管,各所述球囊体的导气孔分别与置入穿引管中的导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满足血管不同部位的扩张需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扩张球囊。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主要的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的狭窄与闭塞。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是治疗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穿刺股动脉、桡动脉等,应用导丝、扩张球囊和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来扩张病变血管,从而恢复血流通畅;微创介入的治疗方法由于病人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治疗效果不劣于外科手术,现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有的心血管扩张球囊(如专利CN 204219589U)一般包括穿引管(也称导气管)和球囊体,球囊体与穿引管密封连接,穿引管上设置有与球囊体连通的导气孔;使用时扩张球囊置入心血管,通过外部充气设备向导气管充气,球囊体充气膨胀后即对心血管进行扩张。然而,其缺陷在于,分叉的血管(尤其是分叉病变的血管)具有不同的管径,其需要的扩张程度就不一致,而穿引管同时与多个球囊体相连通时,各球囊体的充气量是相同的,这就导致血管某部位过度扩张,或者某部分未充分扩张,均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心血管扩张球囊进行改进,有利于满足血管不同部位的扩张需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扩张球囊,有利于满足血管不同部位的扩张需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心血管扩张球囊,包括穿引管和球囊体,所述球囊体与穿引管密封连接,所述穿引管上设置有与球囊体连通的导气孔,所述球囊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还包括与各所述球囊体适配的用于向球囊体中充气的导气管,各所述球囊体的导气孔分别与置入穿引管中的导气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心血管扩张球囊,由于球囊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不同球囊体对应不同的导气管,可根据需要进行充气,达到有差异的膨胀效果,从而满足血管不同部位的扩张需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球囊体在完全充盈时至少具有两种直径,且位于所述穿引管近端的球囊体直径大于其远端的球囊体直径。采用这一结构,可同时满足分叉性病变血管扩张及贴壁的要求,降低术后的血栓或再狭窄发生的可能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囊体中设有显影标记。采用这一结构,可在手术时显示球囊体在人体内的位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囊体上若干用于供血液通过的导液管。采用这一结构,血液从导液管通过,不会阻碍血液循环,同时也达到了扩张血管的效果,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扩张时能够避免阻断血液循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液管以沿穿引管轴向贯穿的方式设置。采用这一结构,可提高血液通过的顺畅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囊体位于穿引管上下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导液管。采用这一结构,可提高血液通过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9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