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6943.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云钦;蒋子才;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小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2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池 搅拌叶片 隔板 叶片 混合槽 蓝藻 本实用新型 絮凝装置 上端面 固液分离 搅拌电机 含固率 下端面 溢流口 底面 分隔 齐平 絮凝 藻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包括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与絮凝池上端面齐平,所述隔板的下端面与絮凝池底面留有间隙,所述隔板将絮凝池分隔成混合槽一与混合槽二,所述混合槽一内设置有搅拌叶片一,所述混合槽二内设置有搅拌叶片二,所述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一上靠近絮凝池底面的叶片的宽度大于其余叶片的宽度,所述搅拌叶片二上靠近搅拌电机二的叶片的宽度大于其余叶片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使蓝藻絮凝充分,使固液分离后的藻泥团含固率可达80%‑90%,同时保证滤液中的蓝藻含量几乎为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又叫蓝绿藻或蓝细菌。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的氧气而导致鱼类的死亡。因此,需要在某些水域中实施蓝藻絮凝,大幅度减少水体中蓝藻的数量。
目前行业内通用的絮凝装置多面向于一般污水的固液分离处理,但并不适用于蓝藻,使用这类絮凝装置,会使蓝藻絮凝效果不佳,影响后续固液分离效率,分离出的藻泥含固率低,大多数蓝藻又回到水中,无法实现固液分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蓝藻絮凝充分,保证了固液分离的质量,使固液分离后的藻泥团含固率可达80%-90%,同时保证滤液中的蓝藻含量几乎为0。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包括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一侧设置有溢流口,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平行于絮凝池宽度方向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与絮凝池上端面齐平,所述隔板的下端面与絮凝池底面留有间隙,所述隔板将絮凝池分隔成混合槽一与混合槽二且所述混合槽二远离溢流口,所述混合槽一内设置有搅拌叶片一以及驱动搅拌叶片一转动的搅拌电机一,所述混合槽二内设置有搅拌叶片二以及驱动搅拌叶片二转动的搅拌电机二,所述搅拌叶片一和搅拌叶片二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一上靠近絮凝池底面的叶片的宽度大于其余叶片的宽度,所述搅拌叶片二上靠近搅拌电机二的叶片的宽度大于其余叶片的宽度。
进一步地,搅拌电机一与搅拌电机二的转速为15-20r/min。
前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絮凝池内位于溢流口所在的一侧的两个边角处均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两端分别与边角所在处的相邻两个侧边相接
前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混合槽一与混合槽二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支板一和支板二,搅拌电机一和搅拌电机二分别设置在支板一和支板二上。
前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支板一上开设有通孔。
前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蓝藻的絮凝装置,絮凝池的长度为1820mm,宽度为1400mm,高度为1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絮凝池内设置隔板,将絮凝池分隔成混合槽一和混合槽二,水和絮凝剂先在混合槽二中初步絮凝,之后进入混合槽二中再次絮凝,有效提高了蓝藻的絮凝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叶片二上最上方的叶片的宽度大于其余叶片的宽度,有效带动水和絮凝剂运动,实现充分混合;由于在混合槽一中存在较多絮凝好的泥团,会上浮至水面,因此搅拌叶片一上最下方的叶片宽度大于其余叶片的宽度,可避免叶片过大而导致叶片转动过程中将藻泥团打乱;
(3)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电机一与搅拌电机二的转速均为15-20r/min,使水流充分旋转同时不会打碎絮凝成团的蓝藻,保证了絮凝效果,从而提高了固液分离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小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小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6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水加药澄清系统
- 下一篇:一种粉末状除磷剂投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