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06156.6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以湃;高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芭芭拉(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盆 太阳能花盆 本实用新型 电池充电 拼合连接 太阳能板 拼合面 外侧壁 使用灵活性 观赏性 连接件 空腔 拼合 光照 电池 体内 供电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花盆,包括两个花盆单体,花盆单体中开设有种植用的空腔,花盆单体上设有拼合面,两花盆单体拼合时通过在两拼合面之间设置连接件以使两花盆单体能拼合连接在一起,花盆单体内设有供电用的电池,花盆单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能为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其结构新颖,由两个花盆单体拼合连接组成,且可通过光照太阳能花盆单体外侧壁上的太阳能板能为设置在花盆单体内的电池充电,增强了使用灵活性及观赏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花盆均为一体式的,其结构单调,使用形态单一,缺乏灵活性及观赏性,已无法满足使用者日益多变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花盆,其结构新颖,由两个花盆单体拼合连接组成,且可通过光照太阳能花盆单体外侧壁上的太阳能板能为设置在花盆单体内的电池充电,增强了使用灵活性及观赏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花盆,包括两个花盆单体,花盆单体中开设有种植用的空腔,花盆单体上设有拼合面,两花盆单体拼合时通过在两拼合面之间设置连接件以使两花盆单体能拼合连接在一起,花盆单体内设有供电用的电池,花盆单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能为电池充电的太阳能板。
进一步,所述花盆单体的拼合面上设有透明发光板,且根据预设图形在透明发光板上开设有镂空部,花盆单体内设有与电池连接的能照射透明发光板的光源组。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花盆单体的拼合面上,且透明发光板设在太阳能板外侧上。
进一步,所述光源组设置在花盆单体的底部并对准透明发光板底部直射。
进一步,所述花盆单体的底部上还嵌设有透明发光条,花盆单体内设有能照射透明发光条的光源组。
进一步,所述透明发光板和透明发光条为亚克力材质的透明发光板和透明发光条,透明发光板嵌设在花盆单体的拼合面上,透明发光条呈弧状并嵌设在花盆单体的底面上。
进一步,所述光源组为LED光源组。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磁吸连接件,两花盆单体的拼合面上分别设有能相互配合的定位柱和定位孔以便两花盆单体通过磁吸连接件更好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花盆单体能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在玻璃上,且通过光照太阳能板可对花盆单体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胶粘部,胶粘部背面设有3M胶,胶粘部通过3M胶粘连在玻璃上,胶粘部两端设有卡块,花盆单体下小上大,花盆单体的拼合面正对胶粘部并从固定件上方插入后,两卡块能卡紧在花盆单体两侧上而使花盆单体可拆卸地连接在玻璃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花盆,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其结构新颖,花盆单体上设有拼合面,两花盆单体拼合时通过在两拼合面之间设置连接件以使两花盆单体能稳固地拼合连接在一起使用,增强了使用灵活性和观赏性。
2、太阳能花盆拆分为两个花盆单体后,花盆单体也可单独使用,且花盆单体还可通过固定件连接在玻璃上使用,并通过光照设置在花盆单体外侧壁上的太阳能板能对花盆单体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具有多种使用形态。
3、花盆单体的拼合面上设有透明发光板,花盆单体的底部上设有透明发光条,通过设置在花盆单体内的光源组照射透明发光板及透明发光条使其能发光,且透明发光板上的镂空部还能显示出发光图案,增强了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芭芭拉(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芭芭拉(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6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生态立体花坛构架
- 下一篇:矿山坡面微台阶绿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