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05597.4 | 申请日: | 201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1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袁苹;毕大鹏;张建胜;李位位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J3/80 | 分类号: | C10J3/80;C10J3/86;F27D1/12;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壁 水冷屏 合成气 废锅 壳体 显热回收装置 下行通道 辐射 合成气出口 排渣池 本实用新型 气化腔体 上升通道 上行通道 显热回收 周向分布 底端 换热 连通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与气化腔体连接,壳体的上部具有合成气出口;辐射废锅,辐射废锅包括:第一水冷壁,第一水冷壁设置在壳体内,第一水冷壁形成合成气下行通道;第一组水冷屏,第一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一水冷屏,多个第一水冷屏设置在合成气下行通道内且沿周向分布;第二水冷壁,第二水冷壁套设在第一水冷壁外,且第二水冷壁与第一水冷壁之间形成有连通合成气下行通道与合成气出口的合成气上行通道;第二组水冷屏,第二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二水冷屏,多个第二水冷屏设置在合成气上升通道内;排渣池,排渣池设置在壳体的下方且与壳体的底端相连。该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具有换热面积大、显热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带有辐射废锅的气化炉能消化高硫、高灰、高灰熔点煤,实现了原料煤本地化,解决山西“三高”煤的气化难题,也为全国“三高”煤综合利用、气化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对山西省改造传统煤化工和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在气化炉内部设置辐射废锅装置,,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回收高温高压合成气热量、副产高温高压蒸汽等方式,节约燃料消耗,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从而降低了设备整体的运行成本。然而现有的辐射废锅装置存在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换热面积大,显热回收率高的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与气化腔体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合成气出口;
辐射废锅,所述辐射废锅包括:第一水冷壁,所述第一水冷壁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水冷壁形成合成气下行通道;第一组水冷屏,所述第一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一水冷屏,所述多个第一水冷屏设置在所述合成气下行通道内且沿周向分布,每个所述第一水冷屏均由所述第一水冷壁向所述合成气下行通道中心轴方向延伸;第二水冷壁,所述第二水冷壁套设在所述第一水冷壁外,且所述第二水冷壁与所述第一水冷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合成气下行通道与所述合成气出口的合成气上行通道;第二组水冷屏,所述第二组水冷屏包括多个第二水冷屏,所述多个第二水冷屏设置在所述合成气上升通道内;其中,所述第一水冷壁的下集箱、每个所述第一水冷屏的下集箱、所述第二水冷壁的下集箱和每个所述第二水冷屏的下集箱相连并与穿过所述壳体下部的冷却水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水冷壁的上集箱、每个所述第一水冷屏的上集箱、所述第二水冷壁的上集箱和每个所述第二水冷屏的上集箱相连并与穿过所述壳体上部的冷却水出水管相连通,
排渣池,所述排渣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且与所述壳体的底端相连,所述排渣池的底部具有排渣口。
由此,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的辐射废锅内具有由第一水冷壁和第二水冷壁组成的双筒式水冷壁,并分别在第一水冷壁内和第一水冷壁与第二水冷壁之间设置第一水冷屏和第二水冷屏,使得合成气首先进入合成气下行通道内与第一水冷壁和第一水冷屏换热,之后再进入合成气上升通道内与第二水冷壁和第二水冷屏换热,最后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通过增加了第二水冷壁和第二水冷屏,有效延长了合成气换热通道,并进一步增加了换热面积,从而显著提高了合成气显热回收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辐射废锅显热回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个第一水冷屏为8-24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水冷屏之间的夹角为15-45度(请提供合适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所述第一水冷屏具有6-15根水冷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05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粉煤加压气化装置
- 下一篇:回收高温合成气热量的气化系统





